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动态
龙陵:“利剑护蕾”护“未”成长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30日 14:40 浏览:[] 作者: 来源: 龙陵新闻 打印

龙陵县认真组织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暨“利剑护蕾”专项行动,构建提升未成年人安全防护治理体系,夯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基础,强化部门联动,形成预防和整治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合力,不断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织密织牢未成年人保护网,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建章立制,筑牢制度“防火墙”。积极构建起“县委统一领导、专班统一部署、工作统一调度、部门共同发力”的齐抓共管新格局,健全完善“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1次专题会,工作专班每季度调度1次、每半年召开1次联席会议”的调度研判机制,及时跟踪问效推进情况、分析困难问题、制定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建立起挂联帮扶机制,按照县处级干部指挥调度、县直单位挂包、行业部门监管、乡村属地干部全覆盖挂包的责任分工,明确全县3060名干部结对挂包5036名留守儿童和重点未成年人。同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明确每个季度由挂包单位、学校协同挂钩村开展未成年人和留守儿童调研排查,动态更新信息,建立结对帮扶信息档案,及时完善“一县一库”“一乡一账”“一户一档”,逐级逐层化解存在问题及风险隐患。

部门联动,打好整治“组合拳”。紧盯重点时段、重点场所,多部门联动开展社会治安大整治专项行动。2023年以来,全县共组织公安、市场监管、人社、文旅、烟草等行业主管部门定期不定期对全县宾馆酒店、KTV、烟草专卖等重点行业场所开展专项整治500余场次,查处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入住宾馆酒店51起,违规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4件;扎实开展文身专项整治行动,对违规接待未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文身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15份;开展治安巡逻450余次、排查治安乱点133个、查处各类案件40余起,发放家庭教育督促令和督促监护令45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围绕涉未成年人法律法规、控辍保学、预防早婚早育等政策普及,常态化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构建立体化全方位宣传矩阵。全县各级机关累计开展普法知识学习120余次,覆盖机关党员干部5200余人次。

多维赋能,提升教育“驱动力”。全县140名法治副校长统一使用针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年龄阶段编制的法治宣传课件,结合典型案例,采取寓教于乐、分层分类的方式,各中小学全覆盖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5轮次、520余场次,受众18万余人次;各中小学校选派专兼职性健康教师培训指导,统一使用“性健康教育课程”课件,对全县三年级以上中小学在校学生全覆盖开展性健康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性健康意识和自护意识;明确121个村(社区)“两委”女性成员担任未成年人保护专员,并在各中小学挑选有心理服务资格证和热心从事心理服务的教师或医生担任(专)兼职心理教师,累计开展学生心理服务和疏导500余次,发动3000余名党员群众认真履行“校外家长”职责,对留守儿童和重点未成年人进行志愿挂包关爱,全面强化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力量。

精准施策,智治服务“强联动”。筹集投入17万元资金,开发了集基础数据建档、工作评估、动态管理、责任包保等为一体的“龙陵县青少年关爱服务系统”,通过线上线下核实评估的方式,精准锁定关爱服务对象。同时,依托行业部门、学校和村(社区)“一月一分析”“一月一动态”,及时更新数据、动态调整。截至目前,系统已录入未成年人62697人,评估出需重点关爱服务、关爱服务、一般关爱服务“三类”关爱人群。针对评估出的重点关爱和关爱服务对象全覆盖推行“1+3”留守儿童挂包责任,即1名在职在编干部作为主挂包责任人,明确1名教师、1名村干部作为协助挂包责任人,动员1名基层党员群众作为志愿挂包责任人。通过青少年关爱服务系统推广运用,全县未成年人关爱服务信息化水平和手段得到进一步提升。



供稿/龙陵县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