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动态
龙陵:协商再发力 守护花桥“烟火气”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29日 08:56 浏览:[] 作者: 来源: 龙陵新闻 打印

“今天,我们把大家聚到这里,目的就是针对部分群众自发到花桥畔及河道边摆摊经营,出现了道路交通拥堵、周边环境和河流受到污染、安全存在隐患等问题,群众意见较大,迫切需要进行协商解决。”近日,龙陵县政协在平达乡河尾村的花桥上组织召开“水清岸绿人宜居,守护花桥烟火气”院坝协商议事会,这也是县政协接续接力解决民生实事的一次会议。

首次协商建成七座“民心桥”

花桥是建在平达河上的一座廊桥。数百年来,平达河穿坝而过,浇灌着万亩良田,养育着当地人民。历史上,有七座老桥横跨在平达河上,是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通道和交流感情的主要场所。这七座老桥因长年风吹日晒雨淋和河水冲刷,加之旧时物资匮乏年久失修,逐渐销声匿迹。

近年来,民众关于重建七座老桥的呼声越来越高!2022年,结合当地实际和群众期盼诉求,龙陵县政协开展了以“完善设施健全制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主题的协商议事活动,达成了“在平达河上建设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廊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休闲娱乐方式”的共识。通过多方努力,目前,平达河上已建成便民廊桥7座,安装路灯156盏,硬化民俗打歌场1个,两岸道路3条。河道两岸闲置空地上已栽种樱花、月季、绿柳等绿植2700余株。

如今,人们喜欢相约到平达河畔,看绿水青山、赏田园美景、观白鹭翩飞、听河流潺潺。重建的这七座桥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民心桥”,其中以花桥最为热闹,四村八寨的村民常于傍晚时分聚集在此。部分群众从中看到商机,自发到花桥上摆摊,渐渐形成了花桥晚市经济圈,增添了人间烟火气。

再次协商守护花桥“烟火气”

随着花桥晚市的繁荣发展,逐渐出现了安全隐患较大、环境受污染、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得知这一情况后,龙陵县政协高度重视,组成调研组到花桥晚市进行实地查看,与经营者和部分群众进行交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最终决定再次通过院坝协商的形式,推动花桥晚市更加有序发展。

“上次协商后大家的愿望实现了,群众有了饭后散步娱乐的地方,大家都很高兴。这两年形成的花桥晚市越来越热闹,但有些人随手乱扔垃圾,周围都是农田,河流也受污染,群众意见比较大,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卫生管理,增设一些环保标识,多放置一些垃圾桶。”

“现在花桥晚市比较拥挤,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希望乡党委、政府能够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扩建一点道路,统建一些摊位,完善管理制度,让经营更加规范。”

“傍晚的时候,车子、摩托比较多,大家停放不规范,造成交通拥挤,加之人员聚集在河边安全隐患非常大,建议建设围栏,加强管理,规范停车。”

院坝协商议事会现场,与会人员结合协商主题纷纷发言。针对协商议事会成员、利益相关方代表、群众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平达市场监督管理所、自然资源管理所、综合执法中心、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所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逐一进行回复。

“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将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尽快完成雨棚等基础建设,让摊贩有遮风避雨的地方;同时做一些保护环境的标识,积极营造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氛围。”

“综合执法中心将牵头及时对原来的《平达乡花桥市场管理办法》进行完善,严格按照制度管人管事,维护好花桥晚市秩序。”

“在强化监督检查上,我们会配合相关部门围绕卫生管理、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共同推动花桥晚市有序发展。”

最终,此次会议通过面对面协商沟通达成了规范设置摊点、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多方联动开展日常监管等共识。大家表示将进一步关注协商成果转化情况,希望在多元共治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共同守护好平达花桥“烟火气”。



记者/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