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动态
龙陵:清廉文化进村居 基层治理展“兴”颜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17日 10:13 浏览:[] 作者:李定让 丁前晨 来源: 龙陵新闻 打印

“‘一花独放’构不成乡风文明、乡村振兴,‘百花齐放’才是最终目标。村‘两委’以‘清廉村居’建设为契机,牢牢抓住‘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充分发挥‘选树先进’的引领作用,通过一个家庭带动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带动一个村,最终实现整村乡风文明、振兴发展。”大汉坝村党总支书记介绍道。

自2022年被确定为龙陵县首批“清廉村居”试点村以来,大汉坝村以清廉文化为载体,以“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家风好”为目标,结合“党支部+党员+群众”的管理模式,把清廉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串起来,建清廉班子、育清廉干部、推清廉村务、扬清廉民风,引导干部群众把外部动力转化为内生动力,跑出生态宜居、乡愁浓郁的“乡风文明”建设加速度。

清风徐来润民心,干群共建文明村

“以前的大汉坝村民心不齐,环境脏乱差,干事劲头不足,现在走进大汉坝,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群众收入不断增加,比学赶超的干事创业劲头越来越浓郁,村风民风向善向好,真正实现了一个村、一条心、一家人……”该村村民时常感慨。

大汉坝村充分利用活动广场、文化墙、展板、农户院落、绿化带等资源和载体,将廉言警句、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融入其中,以党支部带头,干部群众共同参与,打造辨识度高、特色鲜明的清廉文化阵地,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时时可学,“廉洁”润物无声沁人心。同时,大汉坝村也是供党员干部“可视、可触、可感”的廉洁文化体验及警示教育基地。

以景育廉,播撒规矩意识“种子”

大汉坝村中心活动广场,是可供干部群众沉浸式体验廉洁文化的“清风园”。砖红色的“反腐倡廉三字经”“公仆三字经”竹卷警醒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知责明责;以棋盘喻人生,警示我们要勇走“心静”棋,常思“廉洁”棋,严守“贪与廉”的“楚河汉界”;以“规矩方圆”作为走好“人生路”的开端,走在近百米的“人生路”上,可体验“泥泞坎坷、惊心动魄、酣畅淋漓”的人生旅程,告诫干部群众“算好人生七笔账”,不走“歪门邪道、旁门左道”,只有走“遵纪守法”的正道才能通向幸福的彼岸。

“‘清风园’的建成更好地引导干部群众注重家教家风、村风民风建设,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实现‘清廉村居’与家风建设深度融合,带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在大汉坝村体验每一个场景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廉洁感悟能够真正触及灵魂。”龙江乡纪委书记介绍道。

以文崇廉,涵养勤廉正气“花蕾”

大汉坝村村委会充分调动文人墨客、乡贤人士、清廉家庭为“清风园”题字作画,以名人效应助推清廉家风建设。共邀请10余名乡贤人士,以“廉”为主题题字作画30余幅。在“廉语亭”内悬挂有56块廉政格言及“梅、兰、竹、菊”水墨画,群众在闲谈之余也能充分感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同时,为了让廉润民心,大汉坝村在活动场所的空旷位置,选取了10余个古今清廉家风小故事,通过观看展板、扫码听廉等方式向群众呈现故事情景,让家风教育效果更加凸显。

“闲暇时间,带着小朋友到活动广场来体验体验这些场景,看看这些书画,听听家风家教故事,可以让小朋友从小就接受优秀文化的影响,既有现实教育意义,又丰富了亲子生活。”该村村民说道。

以评倡廉,培育清朗文明“硕果”

“经小组民主评议,村‘两委’商议,对评选结果进行公示,大家一致同意杨家小组鲁兴元户扎实践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勤劳为本,节俭家风……’在本季度评选为最美家庭户。”这是大汉坝村自清廉文化进村居以来开展每季度“最美家庭”评比的一个场景。

大汉坝村坚持把整治农村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作为“清廉村居”建设的重要任务,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小组公约,围绕“弘扬礼仪之风·共建善美村庄”主题,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自治组织作用,加大对人情攀比、铺张浪费、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的治理,推动文明村风的形成。每季度开展“最美家庭”“干净庭院”“和睦邻里”等评选活动,对评选的示范户悬挂流动红旗,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清廉村居”建设的积极性,推动形成廉洁自律、修身齐家、崇德重礼的良好社会风气。

“下一步,我县将持续以‘清廉单元’建设为支撑,深挖本土廉洁教育资源,把廉洁元素有机融入到百姓日常生活当中,使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涵养出乡村文明新风尚,着力推动‘清廉云南’建设龙陵行动提质增效。”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