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安镇户帕村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通过党建、产业、文化等方式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架起民心桥、干群桥,将各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建幸福家园、共享美好生活。

强班子,团结奋进有力量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各项制度。提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推进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纳入有计划的发展党员和开展“三培养”工作;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深刻进行剖析与自我剖析,明确职责分工,在班子内部形成互相支持、互相补台、互相协作的良好风气。始终坚持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并及时公示,接受监督,保证公平、公正和民主决策。强沟通、改作风、树立良好队伍形象,建立起一个让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班子,为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筑党建,凝心聚力斩荆棘
户帕村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114名。在创建过程中,户帕村始终坚持“党建+民族团结”,坚持突出基层党建在民族团结进步中的引领作用,为党员量体裁衣、设岗定则,共设置了党务居务监督岗、科技致富示范岗、文体活动组织岗等岗位,公开承诺同督促,亮身份、明职责,增强宗旨意识。扎实开展党组织分类定级,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2019年完成规范化建设1个,评定“先进”党支部1个,“后进”1个,公示评定结果,激励、鞭策齐步走。用三月的时间整合出集体土地200多亩,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充分展示了各民族团结奋进的良好成效。

兴产业,集体经济稳增收
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服务凝聚作用,带领全村各族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不断增强自身发展动力。在靠近潞江坝的热区发展蔬菜种植等经济作物,以“党建+合作社+村民”的模式在中部发展5000亩芒果,上部巩固好5000亩核桃,同时做好肉牛养殖等产业,“江边蔬菜山间果、两个万亩产业旺”的产业发展蓝图徐徐铺开。2019年,户帕村党总支画下蓝图,整合尖山坡村集体闲置土地350亩发展芒果和百香果产业,2021实现收入20余万元,预计2024年村集体经济可实现50万元以上。目前,全村种植甘蔗800亩、咖啡600亩、无筋豆800亩,肉牛存栏500余头、生猪存栏800余头,基本实现了每户村民有1至3个致富产业的目标。

补短板,团结筑基惠民生
积极为群众修好路、架好水、通好电,做好易地搬迁、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争取投入项目资金4500余万元,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用水难、用电难等突出问题,打通制约村民生产生活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双融合、双促进”。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配套实施“五个一”致富行动,引导扶持移民发展一个园(芒果、蔬菜),一片蔗(甘蔗)、一个店(作坊)、一群畜(肉牛、生猪)、一份土地流转或股份收入,让移民移得来、稳得住、能致富,搬迁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树典型,先锋力量促团结
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抓基层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融入到“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之中,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习近平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逢会必学、逢会必讲,抓实抓细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定期开展党组织活动,有效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开展党员示范行动,引导带头致富党员联系帮扶2户以上贫困户,争当“带富先锋”;引导中等收入党员自主创业,主动帮扶1至2户困难群众,争当“致富先锋”;引导收入偏低党员立足自主脱贫,争当“脱贫先锋”,让党员肩上都有责任和担当,把组织优势变为扶贫优势,激发党员内生动力,有帮扶能力的59名党员结对帮扶8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坚持不懈地进行民族政策教育,充分利用广播、微信、QQ群、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宣传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使全村各族群众认识到“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户帕村牢牢把握民族团结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