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4至6月,龙陵石斛陆续进入开花季。龙陵县石斛研究所承建的“中国·龙陵石斛种质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内的各种石斛花更是竞相绽放,成了“美丽科研地”。
2015年,经龙陵县人民政府批准,龙陵县石斛研究所承建了中国·龙陵石斛种质资源保护研究中心,旨在建设具调查、收集、保存、鉴定、研究、创新、利用和科普示范等功能为一体、以石斛属植物为主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研究中心。

龙陵县是中国紫皮石斛之乡,独特的山水气候条件为石斛生长创造了“天然居室”,40多个石斛品种尽情汲取日月精华、风霜雨露自然生长,2019年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石斛花确定为县花。6年来,龙陵县石斛研究所调查队对全国野生石斛主要分布区域开展以石斛属为主的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收集。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引进调查未收集到的石斛原生种种质资源。目前,中国·龙陵石斛种质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共收集保存种质资源2292份,已完成596种种质资源鉴定。“调查收集到的种质和引进的种质都已经迁入了“种质资源中心”保存,目前长势较好,保存的方式主要是以活树近野生栽培和温室栽培为主,同时进行种植床、花盆、石头、原木、板材等多种栽培方式来进行展示。这些种质资源我们目前都进行了挂牌管理,并在开花期的时候及时进行种质的鉴定,种类特征、物候期等信息进行了纸质和电子档案的管理。”龙陵县石斛研究所所长赵菊润介绍。

中国·龙陵石斛种质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占地面积300亩,核心区48亩,分综合管理区、种质保存区、种质及栽培模式展示区、良种选繁育等科学研究试验繁育区4个功能分区。2015—2017年建设“云南省李凡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并在2018年建设期满考核为优秀;2016年“保山学院教学实习实训基地”挂牌入驻,被保山市科学技术协会认定为“保山市科普示范基地”。研究形成紫皮石斛林下和简易设施仿生有机栽培技术各1套,获授权专利8项(其中发明1项、实用新型7项),选育新品种6个、良种6个,制定紫皮石斛中药材标准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3项、国家行业林业标准1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3项。历经六年多建设,中国·龙陵石斛种质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保存种质不断丰富、保育成效明显、功能日趋完善,有效发挥着调查、收集、保存、鉴定、研究、创新、利用和科普示范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