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信诈骗呈高发频发态势,形式手段多样,不易发现识别,广大群众一旦上当受骗,造成的损失及危害较大。针对近期几起典型电信诈骗案件,为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范识别能力,警察蜀黍为大家特别提示如下。从今年龙陵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看,受骗者最多的诈骗手法主要有:
网上贷款诈骗
利用部分人因为嫌到正规银行贷款手续繁杂、认为网上借贷可能不用归还等心理,通过电话或微信、QQ、电话等联系受害人,如果需要借款,就会让受害人报银行卡号,向受害人发送验证码要求输入,将受害人卡上的现金刷走;或者告知受害人需要诚信记录、有不良记录,需要汇款消除,骗取受害人现金;一旦受害人回复自己没钱,“客服人员”就会推送骗子预先设定的借款公司或者发送各类APP链接,让受害人下载借款APP,借款后打入骗子指定的账户,有的受害人本来只打算借不多的款,却被骗子绕晕到各种APP上借了超出几倍的现金。

真实案例
2019年9月28日,普某某报称:“我在网上借贷款刷流水时被骗了40000万元。”经了解,普某某在网上搜“借贷款”关键字,找到一家名为“贵阳市云岩区通盛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的贷款公司,普某某与“贷款公司”客服联系,客服告知其贷款需要刷流水并联系了另一个客服后,普某某分8次向公司客服转账40000元。
2019年9月28日,杨某某报称:“我在网上办理贷款被诈骗了7600元”。经了解:2019年9月27日,杨某某在微信上接到一个微信昵称为“光大金服-芳芳”的人加好友的申请,加了好友之后微信名为“光大金服-芳芳”的客服问杨某某是否需要借贷款,杨某某告诉客服说“需要借贷款的”,后杨某某将自己的身份信息及银行信息告诉客服,之后因杨某某忙于其他业务就没有再联系客服。2019年9月28日,客服再次联系杨某某问贷款是否还需要办理,杨某某回复需要办理,之后客服告诉他说因为其信誉不够需要增加信誉,并且办理贷款需要交利息费用和交一定的保证金,杨某某就用微信分三次将钱转入客服账户中(第一次转入1800元,第二次转入1800元,第三次转入4000元)。
2019年10月10日,汪某某报称:“我于近两天因浏览网上贷款信息后,被以网络贷款偿还能力审核为由被诈骗人民币10000元”。经了解,汪某某于2019年10月8日在手机网页浏览网络贷款,填写相关姓名、手机等信息后,次日他人电话联系了解其有贷款需要并加其微信,后将汪某某拉入借款微信群并要求他提供身份、银行账户等信息后,以需要审核汪某某有无偿还能力为由先后以扫码支付、手机短信验证等形式分三次共诈骗了汪某某人民币10000元。
民警提示
借贷款一定要到正规银行机构申请,不能在网上借贷,特别是当对方以各种理由让你先转账、汇款或提供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输入密码、验证码的时候,一定不能上当!
网上购物诈骗
受害人在网络上购物,骗子获取受害人信息以后,骗子就会冒充“客服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等联系受害人,告知受害人包裹损坏或者货物有质量问题、所购货物缺货等并称需要赔偿受害人损失,让受害人输入银行卡号、发送的验证码或银行卡密码等,刷走银行卡内的现金;或者向受害人推送链接、APP地址,让受害人点击借款后转到骗子指定的账户。

真实案例
2019年4月29日,有自称客服人员的人打电话给刚刚在网上购物的闫某某,称她的包裹破损可以赔钱,闫某某按照对方的要求输入银行卡号码,后闫某某发现自己卡里面的2299元现金补刷走。
2018年12月25日,周某某报称:“我在网上购物时被骗了13300元”。经了解,周某某在网上购物时,一名自称是厂家的陌生女子告知当事人购买的物品不合格,需要进行退货,对方告知当事人需要通过芝麻信用度提高信用度后方可以退款,于是周某某根据对方的提示向对方进行汇款,共向对方汇款13300元。
民警提示
现在网络购物十分方便,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了骗子可乘之机,当接到退货、货物损坏可以赔偿等电话、微信时,一定要认真甄别,切不可轻易提供银行卡等信息,不可按照骗子指令点击链接借款转账等。
网络刷单诈骗
做微商、电商的商家会在网上找人刷单提高自己售卖货物的点击量,骗子通过在网上发布招聘兼职刷单人员的信息,一旦有人有通过做兼职赚钱的想法,骗子就会提供二维码、发送链接等让受害人加入微信、QQ群,一步一步的引领着受害人付款;微商、电商商家招聘兼职刷单人员时,招到的是骗子,付款后对方不刷单。

真实案例
2019年8月7日,莫某某报称:“我在网上帮别人刷单,现在发现被骗了。”经了解,2019年6月份,莫某某收到陌生人找兼职、做刷单业务、获取佣金的一条短信,之后莫某某于2019年7月31日添加QQ号为941672378、昵称为接待员-小亭的人为好友,对方介绍做刷单赚佣金的基本业务情况,莫某某通过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填写申请表及返款支付宝账号等基本信息,后对方与其建立QQ群,于2019年8月6日15时左右,对方发送京东购买旗袍的链接,让其进入拍下该产品,但是不在京东内付款,之后对方发生该商品付款二维码,让其扫码付款(二维码收款方叫“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次付款成功后,对方利用“华镇”的支付宝账号进行返款,之后莫某某继续做第二单任务时,对方到返款环节各种推脱,莫某某继续刷单,期间莫某某利用微信扫码支付56700元、支付宝支付13500元。至7日14时许,未收到返款佣金,发现已经被骗70200元。
民警提示
网上招聘的信息一定要仔细甄别,一定不能轻信。
冒充公职人员诈骗
骗子联系做生意的受害人,称自己是某单位的,需要订购某种物品,而订购的物品受害人又没有,骗子就会利用受害人急于做成生意赚钱的心理,让受害人联系某人或者某公司订货,受害人就会主动联系骗子提供的人或公司(其实都是骗子),确定订货种类、数量后,让受害人支付订金,一旦受害人付款后,立即拉黑。

真实案例
2019年9月22日,经营农家乐的梅某某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他是龙陵县武警支队的,他们要搞演练,让梅某某帮助准备餐饮,并且指定必须要一种叫嘉航红烧牛肉的罐头,而梅某某没有这种罐头,后对方要求梅某某联系一个公司,公司回复有货并让梅某某付了50000元订金后,对方的电话就无法打通。
民警提示
接到订货、推销类信息时,一定不能轻易向对方汇款转账。
诈骗手段不断更新、层出不穷,其它的手段还有很多,广大群众一定要提高警惕,牢牢记住防骗秘笈:不听、不信、不贪、不转账、不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