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人民政府
索引号 01526257-2/20240418-00001 发布机构 龙陵县民政局
公开目录 区划地名 发布日期 2024-04-18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其他
循名求实须细究

循名求实是地名释义中基本、常用的方法。但由于地名的复杂性和释义者自身的因素,望文生义、望文猜义是常有的事。如把勐糯释为“各民族亲密团结,象糯米一样”;把腊勐滚龙坡释为“阴雨天云雾翻滚象龙在打滚”;把镇安镇宝的石龙洼释为“洼子边有一块石头,石纹象龙”(按:石龙就是石笼。用大竹编成一个笼子,填塞石头,用以筑坝或抬高水位,故名石笼。石龙即石头较长,表面纹理象石笼的大竹痕,被雅化为石龙)等等都是望文生义。龙山户孔和碧寨三家村的“榨地”本就是“柞地”之误,即有柞树的地方,却被解释为建寨时曾用木栏栅地和“刀耕火种之地”;镇安回欢秋树洼明明是有楸树的洼子,却说成是荡秋千的人较多的地方等等,可谓望文猜义。

在地名释义中,有一种情况是“似是而非”。如龙江勐柳的茶叶树,人们以为因建寨时附近有3棵大茶树而得名。茶叶树和茶树,似乎都是一样,但其实是同名而不同种。茶叶树是高大乔木,春季该树发芽时,人们将其采摘来煎豆豉或煮干腌菜吃,是一种树头菜,因其高大,故可做村寨标志。茶叶则是灌木,其嫩叶是饮料。此外,栗树、栎树和梨树在做地名时,往往产生“混释”现象。在地名释义中还有一种情况是“似是而非”。如龙陵地名中带“麦”的地方很多,一般都释到“麦”,而没有深入分析麦的类型,统统将麦释为小麦。“似是而非”和“虽是而非”虽有不同,但结果都是“非”。可以说,这是地名误释中的两种情况。我们不防以“麦”的地名为例,对“虽是而非”的情况做一些解析。

在龙陵地名中,以麦子、麦地或“麦”命名的地方很多。如龙山杨梅山的麦子地、麦地村的麦地,象达芹菜塘的麦地窝,木城老满坡的麦地垭口,龙新绕廊的麦子地,碧寨的麦子坪、麦子田,平达河尾的麦寨。人们都认为上述地方都因种小麦而得名。这个“麦”果真是小麦吗?我们就从 “麦”说起。

麦在我国栽培的种类甚多,有小麦、大麦和黑麦。《说文》曰:“麦,芒谷,秋种,原薶。麦,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玉篇》说,“麦有芒之谷,秋种夏熟。”《天工开物·乃粒·麦》说,“凡麦有数种,小麦曰来,麦之长也;大麦曰牟、曰穬(禾旁加广字旧读gōng:有芒的谷物,如稻、麦。);杂麦曰雀、曰荞,皆以播种同时,花形相似,粉食同功而得麦名也”。据此麦分为小麦、大麦和杂麦三类。杂麦又有雀麦(燕麦)、荞麦(又名乌麦)等,小麦、大麦多在北方种植,传入南方相对较晚。荞麦我们多称为“荞”,又有甜荞和苦荞之分。甜荞温热山区可种,苦荞多在冷凉山区种。民国《龙陵县志》说到麦,将麦分为大麦、小麦、燕麦、玉麦四种,而将“荞麦”称之为“菽”(错!菽为豆类的总称而非荞麦)。那不过是作者对麦的分类,并非说龙陵都种上述几类麦。其实龙陵的“麦”多指“荞麦”。龙腾民谣中还保留着“荞麦”的叫法:“高高山上点荞麦,荞麦开花紫红色。”龙陵的“麦”还包括不是麦的包谷(包谷与麦不是同一类)。我们这一带把包谷叫做“玉麦”,农村常常把包谷面叫做玉麦面。做玉麦面果饭在山区非常普遍。

滇西一带民国以前种小麦的地方极少,更不要说明清之际。即使民国时期小麦种植也不普遍。以腾冲和顺为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寸树声从北平回到和顺从事乡村工作,教农民种小麦。这说明此前农民根本不会种小麦。寸树声走后又没有人种小麦了。当时滇西绝大部分只种一季大春。大春收割完毕,田地就闲起来了,故有“冬闲田”之称。保山是农业生产水平最高的地方,多数农民在收完稻谷后即码垡子晒田。虽有种小麦的,但不成规模。况且种小麦的过程往往是先种田麦再种山麦。田都闲荒,山地更是不会种的。一九四九年后,小麦种植的规模有所扩大,1958年后才大规模种植小麦。龙陵种小麦的历史比保山、腾冲晚。龙陵上述地名中带“麦”的地方,铲草立寨都在民国前,应该说那些地方的人种的只是荞麦或玉麦。

龙陵以“麦”命名的地方都是山区,土地瘦薄,生产条件不好,耕作粗放,最宜种荞麦,即我们说的“荞”。荞麦不拣地肥瘦,只要种下(严格说是“撒下”)就有收获。上述地方地广人稀,只要有气力就可以开荒种地。由此可知,凡以“麦”命名的地方如麦地、麦子坪、麦寨之类,种的是荞(荞麦)亦或是玉麦。将之解释为种小麦,似乎确切无疑,但却弄错了。它脱离了当时的历史和生产条件,把“荞麦”误认为是小麦。这也难怪民国《龙陵县志》对麦的分类本身就有失误,把荞麦归入“菽”,把不属于麦的玉麦归入麦一类中。此外,我们还不能排除以“麦”命名的地名中,说不定还有傣语地名呢。如芒麦就是傣语地名。

由此可知,循名求实虽是地名释义中基本的、常用的方法,但要能准确地释义是多么的不易!它要弄清地名的正确写法、地名的族别、历史演变、所在地的生产环境及生产技术状况。除了要具有上述基本知识外,最重要的是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思维方式,并持之以恒地多角度地对地名进行考证、探究。只有这样,才能使地名释义接近历史的真实。

作者/赵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