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57-2/20240220-0000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民政局 |
公开目录 | 区划地名 | 发布日期 | 2024-02-20 |
文号 | 浏览量 |
“地名”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代成书的《周礼·夏官》:“原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之可以封邑者”(见全注全译丛书《周礼》中华书局2014年第1版第709页)。这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掌管地名的官员,对地名进行规范管理,说明中国对“名”的重视。所以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由此可见,“地名”二字本身就是中国地名与地名文化悠久历史的鲜活见证。龙陵的地名是我们了解龙陵历史、人文和社会经济演变的珍贵资料。它涉及语言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理文化和乡土文化等方面,蕴藏着大量文化基因和地理信息,是一座丰富的文化宝库。
龙陵的历史写在大地上,铭刻在地名中。龙陵的地名就是龙陵的活化石。龙山河头的烧炭坡遗址、勐糯大田坝的大花石遗址和碧寨船口坝遗址反映着龙陵早期的人类活动。龙江三台山的诸葛亮城(即古城寺)是龙陵唯一一个在《新唐书》正史中出现的地名,反映了汉唐时期的军防、交通和中外交往的历史,是龙陵文明的先声。龙山、龙江的土官寨;龙山核桃坪的卡佤王宫;赖土舍、帕土舍、崩龙寨、傈僳寨以及布满各个角落的傣语地名则是明前各民族同居共荣的写照。明洪武后勐淋改镇安千户所,大坝王姓从南京应天府背着“大坝”原地名的牌子来大坝立寨,真实反映了明初内地汉族大移民的真实情况。明时,汉族大量拥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改名”运动。于是汉语地名遍地开花,少数民族地名则逐步减少,以至成为其中的点缀。有清一朝开边戍守,又形成了汉族的再一次大迁徙,地名中增加了关、卡、汛、塘、练等成员。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土归流,废土舍,又发生一次“改名”运动,把一些土舍名改为汉语地名,把勐弄改为龙陵。龙陵地名被赋予了“多雨多山的地方”的汉语意义。在龙陵最能反映改土归流变化的地名是平达的小礼山。
平达的小礼山,人们编了一个故事,说此山曾属杨家管辖,因杨家有事,段家来做客,送了给杨家一匹马做礼金;后来段家又有事,杨家将山做为小礼送给了段家。在这个故事中,“礼”为“礼物”之意。其实“礼”有6个义项,第一义即本义为祭祀(敬神或祭祀)。《仪礼·觐礼》说:“礼山川丘陵于四门外”(见《中华字海》第990页)。小礼山的“礼山”即源于这句话。由此可知,小礼山的“礼”取其本义,而不是“礼物” 之义。平达为蒋土舍所辖。蒋之先人为契丹人。契丹人有“礼山”(祭祀山)的传统(包括汉族在内的许多民族都有此习俗,但祭祀的形式不同。汉族通常在山神庙祭祀)。蒋家从施甸过江后立土舍即祭祀该山。该山即名“礼山”。
为何“礼山”前又加一个“小”字呢?这涉及中国社会关系中人际交往的一个习俗即“抑已扬人”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民间称为“客气”。“小”为谦辞,如自称“小弟”,称自己的姓为“贱姓”,称别人的姓为“贵姓”。为什么蒋土舍将自己祭祀的山谦称为“小礼山”呢?由此引出平达改土归流的一段历史。蒋土舍头人对内是一族之主,不有使用谦辞的必要,只有对外才用谦辞。这个“外”是谁呢?当然是清政府的流官。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土归流废土舍。“礼山”是蒋土舍的传统,既然土舍被废,作为土舍重要祭祀的“礼山”也只得废了。蒋土舍头人只得对前来巡视、接收的流官交待:“这是在下祭祀的小山”。“小礼山”即此成名。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设平嘎伙头后,蒋家跟汉族一样用祠堂祭祀来代替“礼山”。因此,一个“小”字既勾出了平达改土归流的历史,也道出了“小礼山”起名时间,还表现了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互相尊重的习俗。它的人文内涵远比传说的民间故事要宽广和深刻得多。
清改土归流后,尤其是乾隆三十五年(1770)龙陵设厅后,龙陵奠定了今天的人口、村寨分布格局。龙陵历史在向前发展,地名也在与时俱变。有的逐渐沉淀下来,象星星一样闪烁在天空中;有的逐渐演变着,朝着雅化、简化的方向改变,成为一个新名;有的地名增加了新的内涵,如“松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地名,而是承载着抗战精神的英雄地名;有的地名因村寨的变迁而消失;随着社会进步和龙陵的开发建设,涌现了大量新的地名。因此我们说,龙陵地名是龙陵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几千年文明的见证一点也不为过。
作者/赵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