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促民增收
腊勐镇:“五个一批”联农带农促增收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3日 15:43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

近年来,腊勐镇立足独特的旅游、气候、耕地等资源优势,深入实施“产业兴镇”战略,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助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通过“五个一批”,不断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特色产业增收一批。围绕“两心两轴三区”产业发展布局,深入挖掘松山片区滇西抗战历史文化、怒江流域热带经济水果、高原特色农业等资源优势,以腊勐村为主打造怒江流域农特产品集散中心、大垭口村为主打造松山抗战历史文化中心,腊碧路沿线打造高原特色产业发展轴、滇缅公路沿线打造抗战文化历史发展轴,打造抗战文化体验区、绿色生态休闲区、特色产业富民区。全力打造高海拔精品咖啡“一张名片”,生猪、肉牛“两个万头”和烤烟、水果、蔬菜“三个万亩”产业样板,产业不断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庭院经济增收一批。将美丽庭院创建与发展庭院经济紧密结合,鼓励和引导群众充分利用闲置庭院、闲置房屋、闲置空地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休闲旅游等家庭式产业,发挥不同村组的地域资源、文化习俗,采取“种+养+加工+旅游+N”的模式,不断促进农村庭院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在大垭口新村发展石斛花卉、多肉种植等,由村党总支与企业对接引入种植技术,并进行种苗培育,引导群众把花卉盆景种植到庭院中,由群众线下自行销售或电商直播团队代销售,构建石斛花卉及多肉培育、产销一体产业链。在腊勐村董别、岭岗寨等,利用闲置庭院发展小作坊加工产业,加工小木榨红糖、芒果干等。

电商直播增收一批。坚持党建引领、网络搭台、电商赋能,引入龙头企业,建立“党组织+企业+合作社”模式,集聚青年电商人才,组建助农主播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助农直播,累计举办线上推广直播1800余场次,总销售额突破800余万元。成立“村播学院”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承接县内外电商人才培训5期,培育实用型农产品网络销售人才100余人次。建好用活“红色劳务”、合作社平台,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致富“双丰收”,累计用工200余人,带动群众增收90余万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万余元。

致富车间增收一批。利用龙潭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人员集中、基础设施完善的优势,建成并投入使用致富车间,帮助弱劳动力、留守妇女等无法外出务工或是无产业可扶持的农户增加收入,采取“党总支+大户+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入石斛种植经营大户,由村党总支与其签订《石斛鲜条保障和收购协议》,村级劳务合作社负责组织群众按照标准进行加工,再以每市斤45元的价格收购,确保群众获得最大的收益。同时组织核桃、荞面果等农特产品加工,共吸纳龙潭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就业50余人,主要以留守妇女、老人为主,月均实现收入2000元以上,带动40多个家庭增收,拓宽了搬迁农户就业渠道,实现群众增收致富。

农旅融合增收一批。加快推进松山“1887”高海拔精品咖啡庄园建设,打造产加销一体、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产业示范项目,全面延伸咖啡产业链条。千方百计推进松山旅游小镇配套建设和招商运营工作,加快推进大垭口石斛花卉特色村、松山咖啡产业特色村等建设,丰富旅游业态,串点成线,着力打造腊勐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特色品牌。探索“农业+旅游”新模式,深度挖掘小木榨红糖、白花蛇舌凉茶、松山腊肠、松山香芒、野生铁核桃油等“松山味道”系列产品在旅游伴手礼、旅游体验等方面的优势,建设集展区、体验区、用餐区等全面布局的大垭口新村非遗活态化展示体验中心,组织开展松山荷包蛋、小木榨红糖等非遗文化展演体验,并免费向游客开放,让学、教、传与游、购、娱深度融合,形成了以农兴旅、以旅促农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