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促民增收
龙陵:“四桥”联通石斛促农增收“高速路”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09日 08:33 浏览:[] 作者: 来源: 龙陵新闻 打印

近年来,龙陵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坚持“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以“把石斛产业融入群众稳定增收全过程”为主线,紧盯石斛“种植、加工、销售、创新”四个重点,搭建起“四座桥梁”,联通石斛产业促农增收“高速路”。

壮大种植规模,联通斛农增收致富桥。全县围绕“企业发动、大户带动、群众主动”的思路,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以龙头企业的科学种植、种植基地的示范种植为抓手,推进石斛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基地化“四化”种植,联通斛农增收致富路。目前全县共培育9家规上企业、成立26个石斛专业合作社、打造35个种植示范基地,带动88个村(社区)6000余户2.5万余人。全县种植石斛4.25万亩,年产鲜条1.2万余吨。经实地测算,以鲜条销售为主的方式,在8—10年的种植周期内,年均可实现亩收益2万余元,种植户人均每年增收3.4万元。

精深加工提质,贯通斛农增收连心桥。全县以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为焦点,聚力贯通斛农增收致富桥。截至目前,全县已培育石斛企业137家、石斛枫斗加工厂18个,大力开展枫斗加工技术培训,有力带动了群众自主加工、进企务工。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吸引浙江、安徽等传统枫斗加工区60%以上的枫斗回流至龙陵加工,龙陵已成为全国石斛枫斗加工第一县。全县累计1.5万余人获得《国家中药材枫斗加工技术资格证书》,共带动枫斗等初加工群众4.5万余人,年均加工枫斗等初加工产品2500余吨,人均年收入达6000余元;石斛企业及合作社稳定务工人员达1700余人、人均年收入5万余元,季节性务工9000余人、人均年收入1.6万余元。

拓展供销渠道,畅通斛农增收便民桥。全县立足实际积极打造“线下+线上”供销模式,畅通斛农增收致富桥。截至目前,线下建成石斛专用交易市场3个,年均吸引进市交易5万余人次,实现销售收入2.6亿余元;借助大连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等对口帮扶契机,把实体店开进校园,全面开展消费帮扶,实现年销售收入1200余万元;在上海、浙江、广东、湖南、河北等省市开设加盟石斛销售连锁店、体验店(馆)30余家,年销售额达12.5亿元。线上成立电商实训基地1个,建成石斛电商直播基地15个,培育直播人才5000余人,直播年均销售1.2亿余元;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开设网店90余个,年销售额达2亿余元。

创新发展路径,融通斛农增收幸福桥。积极探索“石斛+”融合发展模式,延长产业富民链,以“产业增效益、农户增收益”目标,融通斛农增收致富桥。如在探索“石斛+农旅”上,大力发展以石斛花卉为支撑的乡村旅游经济,建成石斛花卉交易展示中心3个、石斛花卉种植观光基地50余个、石斛花卉主题公园及街区5个、乡村旅游示范点10个,形成了“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在探索“石斛+庭院”上,积极推行“合作社供苗、农户庭院种植、企业回收”的模式,打造石斛庭院经济示范点12个,发展石斛花卉种植庭院经济户1100余户,户均收益0.5万元以上。大力推行“石斛+电商”,探索以包种苗、包规划、包选址、包技术、包回收的“保姆式”寄养模式(村集体收益0.2元/盆,农户收益3元/盆),由农户负责种植石斛花卉、企业负责回收、电商负责销售,每亩预计能为村集体增收7200元、为农户增收10.8万元。



供稿/县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