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龙江乡有养殖稻花鱼的传统,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年来,龙江乡借助沪滇协作平台,学习借鉴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先进经验,以“鱼米之乡·魅力龙江”农旅小镇为定位,坚持“党建引领、重点聚焦、项目带动、全民参与、共促振兴”的工作思路,让龙江的稻花香飘向全国各地,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党建引领 底气足
自2016年上海对口帮扶龙陵以来,产业合作、就业帮扶、消费带动、人才交流等沪滇协作项目在龙陵县落地开花,为龙陵注入了发展活力。
龙江乡抓住沪滇协作机遇,学习考察闵行区多个乡村振兴示范村,通过学习浦江镇汇中村“田园+水乡”的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子,乡党委依托资源禀赋,结合地理区位、民族风情等优势,将弄岗社区和弄玲村作为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试点,申报弄岗社区、弄玲村沪滇协作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
为保证沪滇协作项目顺利落地,龙江乡成立了工作专班驻点弄岗社区。工作专班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户主会、小组长会,详细介绍沪滇协作的“前世今生”,全面解读沪滇协作项目建设效益,从源头打消党员群众的顾虑,使其支持沪滇协作项目建设实施,顺利完成了5.417亩土地征收工作。在此之后,龙江乡“稻田公园”项目的土地流转工作也进展顺利,签订土地流转意向书45份,完成土地流转48.9亩。
项目聚人 人气旺
弄岗社区、弄玲村沪滇协作项目申请到上海市对口支援资金2100万元,在较完整地保留弄岗社区傣族村寨的民族古韵和弄玲茶文化风貌的前提下,建设完成了粮食博物馆、共享农事小屋、稻田栈道、茶山栈道、茶文化体验馆,以及契合时下流行元素的游客服务中心、观景台、咖啡屋、清木花园稻田民宿等工程,进一步激发了龙江乡“梯田+水稻+稻花鱼”“茶叶品牌产业”潜能,让龙江乡打响了“春赏映山红、夏住老窝棚、秋尝稻花鱼、冬游龙江湖”的旅游招牌。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在沪滇协作项目的加持引流下,龙陵·龙江第七届“稻花鱼节”首日实景演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到18万余人次;活动期间累计接待游客23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06.6%;短视频平台单条播放量达2880余万次,点赞80余万次,龙江稻田公园景点“打卡”热度位居保山景点人气榜第4名,在全市3A级景区中人气位列第一。
群众增收 喜气盈
通过对“党建+沪滇协作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模式的一系列探索,龙江乡村级集体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以“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开展“我在龙江有点田”稻田认领活动,累计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8万余元;弄岗社区、弄玲村依托沪滇协作项目资产,采取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和引进优质市场主体相结合的方式,对外出租清木花园稻田民宿和“茶文化体验馆”,每年预计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以上。
此外,“党建+沪滇协作项目+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也让当地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弄岗社区、弄玲村带动提升53户农户发展农家乐、农特产品销售、乡村特色小吃等新产业新业态,每年户均增收12万余元;弄玲村263户茶农实现户均茶叶收入1.52万元,就近提供稳定就业岗位15个,年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3万余元。今年的龙陵·龙江第七届“稻花鱼节”带动40余家农家乐售出稻花鱼40余万斤,带动稻米、农特产品及其他业态销售增收,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实现旅游收入4200余万元,同比增加37.6%。
借助沪滇协作的“东风”,龙江乡实现了村集体增收和群众创收的双赢,让“稻花鱼节”的品牌IP不断升级,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