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促民增收
碧寨乡天宁村:“四位一体”构建乡村振兴“立体矩阵”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1日 16:04 浏览:[] 作者:梅丹妮 来源: 打印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碧寨乡天宁村紧扣“二十字”总要求,探索实施以“建强基层组织、壮大集体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治理水平”为主要内容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位一体”建设项目,构建多维度、立体化工作矩阵,为乡村全面振兴汇聚强大动能。

建强基层组织,下好思想建设“先手棋”。天宁村党支部注重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的领导核心作用,整合资金148.11万元修建基层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老兵之家等办公场所,着力打造干净整洁、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服务群众“新阵地”。积极发挥活动场所政治功能,定期召集党员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致富能力交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议事决策制度,坚持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定期开展送教上门活动,着力培养一批讲政治、勇担当、善作为的乡村振兴生力军。2024年以来,天宁村共开展党员教育培训30期,覆盖党员600余人,形成了“支部号召有人应、党员带头有人跟、群众困难有人帮”的良好氛围。

壮大集体经济,抓牢利益联结机制“牛鼻子”。天宁村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因村施策、科学谋划,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3年,天宁村“四位一体”子项目落地,投入项目资金80.1万元改扩建天宁火腿加工厂,建成火腿展示营销中心。紧紧围绕“党总支+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搭建农民合作社绑定农户、龙头企业绑定农民合作社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截至目前,火腿加工厂共腌制、晾晒火腿3000余个,带动周边7个村农户增收9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同时,村合作社积极拓展产业链,通过腌制腊肠、火腿代加工等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村合作社每年入股分红达20万元。此外,以集镇规范和农贸市场建设为契机,运用市场化手段,构建“村集体+租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盘活闲置资产,投入项目资金181.43万元建设农贸市场1116平方米,300多个摊位、4间商铺招租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余元。

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和美乡村“新颜值”。天宁村紧紧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发展目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引擎。聚焦农村面源污染严重的问题,结合“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选取天宁小组实施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建立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基本实现无生活污水直排口,消除黑臭水体的目标,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针对农村垃圾处理困难的难题,新建成热解气化炉一座,取缔露天焚烧垃圾池,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清运、处置、收费等工作机制,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目标。从“微种植”入手推进“庭院经济”多点开花,投资近3万元建成3亩“微菜园”试点,通过筑竹篱笆、搭果蔬架等渠道,辐射带动全村14个村民小组扮靓房前屋后,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小院。

提高治理水平,善用基层治理“金钥匙”。天宁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将乡村治理与社会治理、平安建设有效衔接,以“三治”融合激活乡村治理效能。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天宁村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制度体系,有效激发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投入项目资金9万元打造天宁村综治中心、搭建监控平台,把党的建设和综治维稳、扫黑除恶、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紧密连接,推进德治、法制、自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的形成。截至目前,天宁村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率达83.3%,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