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人民政府
索引号 01526286-3/20250313-00002 发布机构 龙陵县龙新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促民增收 发布日期 2025-03-13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其他 劳动就业
龙新乡:因地制宜招“小商”,促农增收惠民生

龙新乡始终立足“小切口大民生”的发展理念,面对产业发展难、群众外出难、就业难、增收难的民生难题,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和资源优势,盘活闲置资源招“小商”,推动建设“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走出了一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业促增收的发展之路。

盘活资源筑凤巢“奠基础”

以资源禀赋为基础。对全乡范围内闲置土地、房屋、厂房等资源资产进行全面摸排,形成资产清单,建立“一地一策”盘活机制。采取“小组出土地、乡村争项目”的形式流转勐冒联营砖厂旧址土地56亩,并投资960万元建成勐冒集贸市场、仓储物流中心和农特产品交易中心;对龙新芹菜河搬迁点闲置的综合服务楼进行修缮改扩,完善附属设施建设;通过成片开发、资源整合,把新增的3000余亩耕地进行整备整合,打包列入土地资源库,为企业进驻奠定良好基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组织乡村干部对全乡11个村开展“地毯式”摸排,按照就近就业建立“劳动力台账”,并摸清务工和技能培训需求,建立就业信息库。

因地制宜招“小商”“破难题”

瞄准定位靶向施策。聚焦“四难”问题,结合龙新实际,把简单手工加工及劳务输出作为招商方向,引进保山万众毛绒玩具加工厂在龙新落地投产,项目投资400万元,建成了集生产、仓储、展销及办公、食宿为一体的毛绒玩具加工厂2个,总占地面积2.5亩,年产量180万只,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带动110余人就地就近就业,促进群众劳动增收200万余元。聚焦特色拓宽渠道。立足特色产业,通过土地流转招“小商”,探索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运行模式,引进企业、个体户发展种植草血竭、金银花等中草药材2200余亩,带动群众就近务工1000余人次,带动群众增收1000余万元。建成蚌渺、菜子地等茶叶加工厂3个,石斛加工厂4个,创造家门口就业岗位500余个、石斛枫斗加工家庭岗500余个,带动农户增收1400余万元。

村企合作优服务“享共赢”

劳务协作破解用工壁垒。在勐冒村成立公司开展劳务输出,与保山万众毛绒玩厂签订劳务输出协议,根据“双向需求”,定期提供人岗匹配、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全链式、一站式服务,帮助群众促进收入和技能“双增长”,先后开展技能培训3期,探索打造了家门口“就业中介”,构建起“龙头企业+村办企业+劳务输出”的服务模式。资源联动实现成果共享。为确保企业在得稳,乡村两级认真做好“护航员”。为企业减免第一年租金作为完善厂房配套的资金,积极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留人难等问题。同时,与企业达成反哺社会的协议,在企业产生利润后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当地的民生事业。通过村企合作,真正实现了农、企、村三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