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人民政府
索引号 llajj/20221222-00001 发布机构 龙陵县应急管理局
公开目录 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 2022-12-22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其他
龙陵县“十四五”防灾减灾救灾规划

前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龙陵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救灾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进一步摸清龙陵县面临的各类灾害风险,降低龙陵县灾害风险水平,全面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效整合龙陵县防灾减灾救灾资源,根据《应急管理部关于做好“十四五”应急管理领域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龙陵县委关于制定龙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龙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陵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结合龙陵实际,编制《龙陵县“十四五”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

本规划实施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

一、现状与形势

(一)主要成效

“十三五”时期,全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断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努力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显著。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安全保障。

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依据《龙陵县深化机构改革实施方案》,2019年3月,龙陵县应急管理局挂牌成立,初步整合9个部门部分职责及4个议事协调机构的有关职责,努力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协调联动的应急救援工作体制机制。设置以县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统筹,下设抗震救灾、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抗旱和地质灾害4个专项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在各指挥部的统筹下,相关应急预案、会商制度相继修订完善,全县自然灾害管理机制不断健全。

灾害防御能力不断提升。全县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采取各项措施,突出抓好重点林区森林火灾防控,深入排查防震减灾重大风险设施,落实大型公共建筑减隔震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组建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抗旱、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等应急救援队伍,储备防灾救灾物资,积极推动县应急、水务、森林草原、自然资源和规划、地震、气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发布重要汛情、灾情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全县自然灾害总体可控。

监测预报能力不断提高。初步建成气象监测信息系统,着力构建智慧气象业务服务和管理信息体系,灾害性、关键性、突发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不断加强,全县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测预警业务能力稳步提升。高度重视洪涝灾害监测预警预报,部分配备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不断加强运行维护管理,汛期密切监视,完善预报方案,强化会商分析,及时开展联合会商,有效发布重要灾害预警信息,组织广大群众防灾避险,有效防范山洪灾害发生,地质灾害成功预警预报成效明显。

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立足灾后4小时内县级专业救援队伍的机动覆盖率达到90%以上工作要求,统筹协调常备救援力量,加强与消防救援、森林消防、林草局森林扑火专业队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三支常备救援力量的作用。结合我县生产安全事故形势和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客观实际,龙陵县形成以政府、部门、重点企业为主体的应急管理队伍。全县应急救援队伍共计54支,2379人。其中,县级应急救援队伍3支,89人;县直有关单位、10个乡镇及重点企业各类应急救援队伍51支,2290人。全县综合性应急抢险救灾队伍3支,109人,分别为县消防救援大队36人、县森林防火专业扑火队30人、森林消防中队43人,各乡(镇)均按规范要求组建了半专业扑火队。消防救援、森林消防两支队伍,以垂直管理为主、地方管理为辅。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由县人民政府牵头相继组织了森林草原火灾扑救演练、全县2018综合应急演练(龙新)、全县2020综合应急演练(碧寨)、龙陵地震应急演练等多次应急演练,有效检验了应急救援指挥能力、应急队伍战斗能力、应急预案可靠能力。

防灾减灾宣传不断深入。多形式、多层次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开设专栏,传播应急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育基层宣传队伍,深入基层村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网站平台进行主题宣传活动,防火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推进并取得优异成绩。

应急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及时解决受灾群众实际困难,优先考虑倒房重建户和受灾的低保户、散居“五保户”、残疾人家庭、鳏寡孤独等特殊困难人员的救助帮扶。物资储备规模适当、供应充足,按照实物存储、协议储备等多种方式,增加救灾物资储备种类,增大物资储量。应急通信得到基本保障,截至2020年底,全县移动、电信、联通、铁塔应急通信保障车辆共16辆,应急通信保障队伍75人。

(二)主要困难

“十四五”时期,龙陵县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抗灾救灾难度大的基本县情没有改变,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频发,各类灾害风险交织叠加,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严峻。

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仍待融合健全。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尚待完善,法治化水平有待提高;议事协调机构有待进一步整合,有关部门职责边界还不够清晰;多部门、跨区域协同联动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尚未形成各方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新格局。在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工作中,部门间、地区间横向协调不到位。全县上下统一的应急指挥平台尚未建成,社会参与度不高,多方资源优化整合、全方位高效协调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动机制尚未形成。

灾害应对能力支撑仍显不足。交通、水利、通信、电力等领域的部分基础设施灾害抵御能力有待加强。城乡老旧房屋抗震能力较弱,城市给排水等设施尚待完善。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综合服务能力亟需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力量薄弱,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在三定方案中,全县10个乡(镇)均未设置应急管理机构,仅在经济发展办设置了一名安全生产管理员。实际工作中,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工作由执法中心、村镇规划中心、社会事务办等不同部门承担,机构、人员、工作职责整合不到位,指挥紊乱、人员不稳定,乡级作用发挥不明显。信息化建设滞后,灾害预警水平不高;应急车辆、装备保障普遍不足;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县应急队伍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和分布极不平衡。

数字治理能力亟待推进。灾害数据资源存在共享不足、整合利用不够等问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科学化、标准化、数字化、精准化程度亟待提高,亟需建设应急管理“一张图”,提升数字应急管理能力。

巨灾应对准备尚待强化。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现场指挥协调机制和应急联动机制有待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尚待优化;地方专业救援队伍、行业救援队伍力量有待加强;应对巨灾的金融支持体系尚待健全,农房地震保险模式亟待调整完善。

社会治理水平有待提高。防灾减灾救灾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偏弱,智库建设有待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体系不健全,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比较淡薄,普遍缺乏避灾自救技能,应急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应急产业发展比较滞后,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三)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龙陵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跨越发展的刚性需求下,更好的保障和服务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具有更高的要求。

防灾减灾救灾形势仍然严峻。由于龙陵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象特点,导致自然灾害防治形势呈现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救灾难度大等特点。

体制机制改革任重道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新一轮机构改革组建应急管理部门的初衷,就是要进一步健全灾害管理体制,不断加强领导、实现统筹协调,最终实现各种自然灾害管理全过程、全链条的资源统筹和工作协调,建立起统筹协调到位、责任分工明确的自然灾害管理体制。但从工作推动来看,“防”和“救”的责任链条衔接尚未到位,合力仍未形成;信息化融合仍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方式上,无法建起科学、高效、规范的信息工作流。与此同时,依托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的职能需求,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衔接的应急管理联动体系,实现应急管理部门与林草、自然资源、地震、气象、水务、消防等相关部门之间的会商和业务协同尚未同步、仍处于“各吹各打”阶段。发挥好机构改革后县应急管理部门的中枢协调功能,努力建成全县上下统一的应急指挥平台,提高社会参与度,优化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全方位高效协调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动机制仍任重道远。

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是工作面临新挑战。一是应急管理基层力量薄弱,特别是乡级尚未完全建立应急管理机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分散在各职能站、所,未形成工作合力,灾害信息报送渠道不畅,各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在乡(镇)一级开展难度较大;二是县级应急部门从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人员力量不足,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工作机制尚处于磨合阶段,各类应急预案修编普遍滞后。另一方面是工作面临新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不竭动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开辟防灾减灾救灾新理论和实践新路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积极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与防治能力现代化。二是社会公众风险意识不断提升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良好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众对安全的需求更加迫切,对自然灾害的警惕性不断增强,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关注度和认知度不断加深,为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凝聚了共识、夯实了基础。三是科技进步为防灾减灾救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融合空天地一体化综合观测、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与移动通讯等高新技术,将大幅度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隐患治理、应急通信、决策指挥、救援实战能力,有效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为指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严防自然灾害风险转化为自然灾难。按照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发展不断加强灾害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做到上下协调、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坚持“以信息化为引领、以项目为支撑、以制度为保障”的发展思路,不断健全完善制度,为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压实各级、各部门的防灾减灾救灾责任。着力做好监测预警、应急准备、应急救援和生活救助等工作,坚守安全底线,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治。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发挥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始终,群测群防群治,着力提升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加大宣传培训和科普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安全意识,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

坚持依法治理,科技赋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完善防灾减灾救灾法治体系,提高法治化、规范化水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数字应急”,全面融入“数字云南”;强化技术支撑,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救灾专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立足于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职能和作用,统筹协调好4个专项指挥部,从体制上入手整合救灾和物资保障体系,补齐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和救灾物资保障体系短板、弱项。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机制,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树牢“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综合减灾、常态减灾、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抓、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广泛参与,充分依靠基层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灾害形势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抵御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到2025年全县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法治化水平迈上新台阶,自然灾害防治工程和新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数字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力取得新突破,支撑保障能力建设取得新成效。“十四五”时期,全县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控制在1.0%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人数控制在4人以内。到2035年,平安龙陵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与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族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2.分项目标

森林草原火灾:完善森林草原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加强森林草原防火系统建设,全面加强重点区域森林草原防火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基本实现预警响应规范化、火源管理法治化、火灾扑救科学化、队伍建设专业化、装备建设机械化、基础工作信息化,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重大人员伤亡。“十四五”期间年度森林火灾发生率控制在5.5次/10万公顷以下,年度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内,年度森林火灾当日扑灭率不低于98%,年度森林火灾案件查处率不低于80%。

防震减灾:坚持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来研究部署;坚持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坚持将防震减灾工作经费纳入县、乡两级财政预算;坚持将重点行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纳入建设管理程序。到2025年,全县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0级;实现全县震后秒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地震烈度分钟级速报能力。

地质灾害:全面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建设完善新型高效的群专结合监测预警网络和气象预警体系,显著提高地质灾害预警精准度。“十四五”期间,实现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都有1名监测人员监测;针对威胁30人以上且未进行工程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普适型监测预警,增强群测群防监测技术能力,每年结合项目开展普适型监测建设任务;对稳定性差、威胁大、风险等级高且难以治理搬迁的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泥石流、滑坡灾害隐患点的专业监测。

水旱灾害:抓好水旱灾害日常防范工作,深入推动全县防汛抗旱工程补短板行动,加强协同,提高极端天气引发重特大自然灾害应对处置联动合力。切实加强行业强监管工作,细化预警预防措施和人员转移方案。围绕冬春抗旱保供水和夏秋防汛度汛,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水务发展体系,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管理先进的现代化抗旱防涝体系。到2025年,全县中小河流重要河段基本达到防洪行洪标准,基本形成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小(1)型以上水库运行管理基本达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升;进一步增强农村河道防洪能力和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达标建设,实现中小河流防洪排涝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综合防御体系得到巩固提升。

气象灾害:切实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推动建成自立自强、开放协同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面向龙陵全域、立体精密的气象监测体系;服务防灾减灾救灾、智慧精准的气象预报体系;服务龙陵发展、普惠精细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规范有序、协调发展的气象治理体系。到2025年,实现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2分以上,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达到40分钟以上,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达到92%以上,全县人工增雨作业可保障的区域面积达到500平方千米,人工防雹作业保护面积保持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进一步优化气象发展环境,气象综合水平保持在全省前列。

应急救援:突出抓好应急预案管理,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全力推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到2025年,全县各类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应急处置工作方案齐备,并与国家、省、市预案做好衔接,实现灾害风险预警发布、响应、处置各环节规范化管理。全县建成不少于90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不少于300人的半专业化应急队伍,不少于2400人的各类应急抢险兼职队伍,实现各类队伍灾后2小时快速集结。

应急避难:不断提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综合服务能力。在自然灾害易发多发的典型乡、村,实现避难场所全覆盖。

灾害救助: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在灾害发生后10小时之内得到有效救助,综合救助能力显著提高。

灾后重建:统筹推进灾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灾后重建与振兴发展,为实现灾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社会治理:应急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显著增强。掌握应急救护基本技能的人口比例高于2%。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巨灾保险取得新发展,巨灾风险分散能力明显提高。

基层治理: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积极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每个城乡社区(村)确保有1名灾害信息员。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

1.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制度建设。建立自然灾害风险会商、预警发布、防控协同等制度,完善自然灾害救助等规则、预案。积极探索,在法律框架下推动明确政府、学校、医院、部队、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坚持依法行政,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2.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各级自然灾害委员会及抗震救灾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建设,理顺职能职责,统筹好各主要灾种的“防”“抗”“救”的关系。加强涉灾部门之间、部门与乡(镇)政府之间协调配合和应急联动,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群防群测机制,健全灾害背景数据、灾情数据和救灾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监测预警、分析会商、抗灾救灾、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协同配合,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合力。

(二)提升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1.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完善森林草原火灾、地震、地质、气象、水旱等主要灾种应急预案,编制应急处置指导手册,健全指挥体系、组织体系和救灾体系,为科学、高效、有序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未雨绸缪”的应急意识。完善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方案,明确规划受灾转移安置区域;明确救援通道数量、位置等有关数据;对应急避难场所设置相应指示标识,并储备饮用水、食物等基本生活物资。

2.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加强县、乡(镇)、村(社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森林灭火、抗震救灾、地质灾害、抗洪抢险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有效整合应急救援力量,开展综合应急演练。坚持“专群结合”,完善以各专业队伍为骨干力量,军队、武警部队为支援力量,地方和基层应急救援队伍为辅助力量的灾害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实现专职队伍、志愿队伍等多元力量协调发展。

3.加强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完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和协调机制,建立军地应急联动机制,实现军队、消防、医疗、红十字会、社会救援力量应急联动、军地协调、统一分配和指派机制。建立军地间灾害预报预警、灾情动态、救灾需求、救援进展等信息通报制度。加强军地联合演练和队伍训练,将驻龙武警部队有关抢险救援应急力量纳入应急救援力量和组织指挥体系。深入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检验磨合各级各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应对突发事件的联动机制。推进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设,加强接通能力,推进数据共享与分析,建设维护知识库,明确涉灾部门内部热线办理工作职责和人员。

4.加强边境地区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加快建立完善边境地区灾害应急预案,探索边境地区应急联动机制建设;探索处置灾后边境难民涌入安置与管理方案;推进边境地区灾害防护带建设、边境地区应急动员建设;推进边境地区救援空中通道、陆上通道建设。

(三)提升社会机构参与能力

1.完善社会防灾减灾救灾力量参与机制。培育扶持社会防灾减灾救灾力量,搭建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的协调服务和信息导向平台,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救灾需求评估、信息发布、资源对接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全方位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完善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救灾联动机制,落实税收优惠、人身保险、装备提供、业务培训等支持措施。培育和发展专业性防灾减灾救灾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公益慈善机构作用。

2.发挥市场作用机制。培育防灾减灾产业,培育从事防灾减灾救灾专业中介机构,积极引入市场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发挥其在物资储备、预警预报、宣传教育、恢复重建、科技产品、心理疏导等领域的作用。鼓励企业和个人参加灾害保险,增强社会承灾能力;推动整合各类涉农灾害保险,重点优先保障农村民房灾害保险,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保障程度和覆盖面,支持保险机构与减灾部门合作,开展灾前防损工作。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共同推进”的原则,强化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完善应对灾害的金融支持体系,逐步形成财政支持下的多层次巨灾风险保障机制。

(四)提升民众应对灾害能力

1.建立宣传教育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社会力量、新闻媒体合作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提升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大基层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力度,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开发具有我县特色、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教材、微电影等宣传教育产品,充分发挥微信等新媒体作用。

2.建立宣传教育资源平台。有序推动科普宣传教育基地、防灾减灾网络教育平台等各类宣传平台建设。依托各类安全生产体验设施,推进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体验项目建设。

3.边疆基层社区应对灾害宣传方案。突出边境地区问题导向,加强领导、搭建队伍,建立健全边疆基层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宣传工作机制;广泛宣传、教育培训,增强边疆基层社区居民的自救能力;加大投入、注重实效,完善边疆基层社区宣传基础设施建设。

(五)推动灾害防范能力建设

1.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积极推进森林草原火灾、地震、地质、气象、水旱等灾害监测站点建设,持续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加快推进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感知网络、监控网络建设,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升面向公众预警信息传播能力和针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精准发布能力。积极探索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风险监测评估会商机制,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风险评估信息共享与发布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

2.持续做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高标准组织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推动形成常态化工作,全面获取我县森林草原火灾、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等主要灾害致灾信息,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承灾体信息,历史灾害信息,掌握重点隐患情况,查明我县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全面把握当前我县致灾风险水平、承灾体脆弱性水平、综合风险水平、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区域多灾并发群发、灾害链特征,科学分析预判今后一定时间段灾害风险变化趋势和特点,形成全县自然灾害防治区划和防治建议。建立健全我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完善多尺度隐患识别、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制图、风险区划、灾害防治区划的技术方法,形成一整套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与常态业务工作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工作制度。

3.提升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恢复森林、河湖、水库、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功能。加强林区和牧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工程阻隔带、生物阻隔带为主的林火阻隔系统。发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抗旱防雹、生态保护和修复中的积极作用。系统推进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河湖系统治理,筑牢防洪安全屏障,打造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提升内涝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推进抗震设防要求城乡一体化管理,实施现有农房抗震改造,强化新建农房抗震要求,提升城乡抗震设防能力。科学规划、建设、管理各级各类应急避难场所,逐步提升防灾避灾能力。

(六)提升灾后恢复重建能力

1.提高灾害损失评估能力。依托自然灾害风险综合普查成果,完善灾害损失评估、次生衍生灾害隐患排查及危险性评估、住房及建筑物受损鉴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等制度。组建评估专家库,引进有资质的第三方参与评估工作,保证评估质量。

2.提高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组织、规划、政策、实施、监管等体系,不断提高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强化落实“省级统筹、市级负责、县级落实、群众参与”的灾后重建工作机制。加强灾后重建能力建设,坚持科学重建、民生优先,统筹做好恢复重建需求评估、重建规划、技术保障、政策支持等工作。同时,加强对恢复重建项目的资金、效益、进度、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及综合评估。充分调动受灾群众积极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自己动手重建家园。完善民房工程质量四级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

(七)提升防灾减灾支撑能力

1.加快综合减灾信息平台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建成一套速度快、信息量大、技术先进、信息兼容性强的“互联网+防灾减灾”综合减灾信息平台。根据全县防灾形势和信息化现状,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预案为主线,以事件为驱动,以森林草原火灾、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气象灾害等灾害防治为核心,以相邻市县经验为借鉴,以相关部门现有成果为依托,建设应急感知网络建设工程、应急通信网络建设工程、智慧应急信息化综合平台建设工程、视频云建设工程、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工程、安全保障和智能运维建设工程。总体建立数据标准化、信息汇集网络化、预案结构化、预警智能化、办公自动化、会商协同化、调度科学化、发布全面化的综合减灾信息平台。

2.推进技术装备提升工程建设。推动健全多元化技术装备体系,积极探索多渠道灾害风险分散机制。推进应急物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高物资快速保障能力。加强灾害防治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推进技术装备产业化发展,加快提升应急救援队伍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加强技术单位、灾害防治片区专家和专业技术单位的沟通衔接,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技术支撑。

3.实施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工程。积极推进重点区域自然灾害精细化调查与风险评价工作,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增强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提高灾害综合调查评价和监测预报水平。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建成覆盖本县城乡的应急广播体系;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打造多角度全方位的火情监控体系;推进防火数字通信系统建设,实现联动通讯;进行气象灾害监测体系升级改造;继续加强地震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地震监测预报信息化建设,建设龙陵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加强震情跟踪工作;推进地质、水旱等自然灾害专项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加强数据的汇聚共享,统筹建设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

(八)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1.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和示范社区。严格遵循“控制数量、提升质量、动态管理、激励支持”的原则,严格落实相关评价标准和规范,借鉴现有示范县、示范社区管理模式,推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和示范社区创建,在全县创建1个综合减灾示范村(社区)。

2.加强乡(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尽快成立乡(镇)应急管理工作机构,统筹好乡(镇)一级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加强乡、村两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积极做好基层灾害监测员队伍素质提升,推动乡、村两级防灾减灾救灾网格化管理。发挥乡、村两级基层组织自救互救、灾害群测群防、灾情信息统计与报送、科普宣传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基层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和救灾装备水平。

(九)提升城市安全发展能力

1.强化城市运营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城市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实行城市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安全管理,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作为基础,通过建立大数据、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机制,提升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和能力。强化工作衔接,加强与公安、交警等部门协同,推动县政公用设施防灾监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全面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2.强化灾害风险源头管控。继续加强对全县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等主要灾害隐患动态排查巡查、监测预报。继续加大隐患防治动态执法力度,及时排除、治理森林草原火灾隐患,矿山开采、工程建设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人员密集型经营场所的火灾隐患等风险源头。继续推行风险管理关口前移,对区域性重点风险隐患问题利用科技手段做到提前准备,以安全风险感知敏锐、预警正确、预测超前、预防及时有效作为目标,对各类风险的源头进行管控。

3.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从建设安全城市的理念出发,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年度建设计划并结合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和露天大型停车场等相关设施进行建设和改造,积极、有序推动县域中心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支持各乡(镇)、村(社区)抓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到2025年,县城实现10分钟应急避难场所全覆盖;乡(镇)所在地建成不低于Ⅲ级标准应急避难场所1个,其他应急避难场所若干,基本满足安置需要;村级以自然村为单位,至少指定不少于500平方米空地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并储备必要的设备和物资。

4.加强应急救援通道规划。组织公共建筑以及新建住宅小区的管理使用单位,按标准对应急救援通道逐一划线、标名、立牌,实行标识化管理,确保通道畅通。以乡镇为单位,全面摸排统计区域内公共建筑及新建住宅小区底数和应急救援通道管理情况。推进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急通道统一标识化管理,将新建住宅小区划线工作纳入消防验收相关内容,逐一验收并进行登记造册,同消防救援机构建立建设工程审验信息共享机制。

(十)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1.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健全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丰富应急物资储备种类,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储备模式。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设和应急商品数据库建设;积极探索社会力量代储救灾物资机制,加强社区居民家庭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加强地方各级应急装备设备的储备、管理和使用,优先为多灾易灾地区配备应急装备设备。

2.加强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建设。推进救灾物资生产经营企业(商户)协议储备,探索应急救灾物资社会储备能力、社会家庭储备能力建设,切实提升重大灾害救灾物资保障能力。加强县、乡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设,逐步完善以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为依托,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为中心,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点)为支撑,辐射县、乡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确保广大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及时得到基本生活救助。

3.加强救灾物资调拨机制建设。做好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储备体系和调运工作,确保应急救援和灾害救助所需物资得到及时、高效配送;落实工作交接和责任划分,确保救灾物资储备、使用、管理和调度工作管理清晰,责任到人;做好对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信息平台构建、调拨机制运转等工作衔接配合下的财政保障,确保我县应急救灾物资计划、采购、储备、调用、补充等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加强交通运输能力建设,做好紧急情况运力征用保障,抓好交通运输保通能力储备,确保物资快速运抵受灾地区。

4.加强救灾款物使用管理机制建设。建立救灾款物发放公开制度,建立台账和花名册,公开发放规定、发放对象、发放数额和发放程序。加强对救灾款物采购、管理、分配各个环节的监管,救灾物资必须实行政府统一采购,并由有一定资质的企业加工生产,确保救灾物资质量;密切关注救灾款物流向,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灾民收取任何费用,不得附加任何发放条件。

四、重点项目

(一)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程

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重点清查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致灾因子和重要承灾体信息,完成重点隐患调查,查明区域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推进防控方式由隐患防控逐步向“隐患、风险”双控转变。建立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形成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的全覆盖,做到信息发布的精准投放、信息采集的实时感知。构建集态势感知、风险评估、分析预判、灾害预警、指挥调度等功能为一体的防灾减灾救灾技术支撑体系,强化自然灾害信息共享。建立健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实现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与应急指挥平台数据对接,推动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快速、精准、有效发布,为政府决策部署、部门应急联动、社会公众防灾避灾提供重要支撑。

专栏1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程

全面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开展自然灾害及其灾害链风险和区域综合风险评估,编制修订全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分布图。建立县、乡(镇)上下贯通、行业领域信息共享的自然灾害风险数据库;实施灾害风险区划、工程安全隐患排查和抗灾性能评价、高风险区域场所安全隐患排查和综合治理;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

加密优化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开展地基、空间天气和遥感观测,推进气象灾害监测系统提升改造。开展气象预报关键技术研究,发展智能数字气象预报和服务技术。推进雷电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防雷减灾能力建设。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基础保障能力建设,推进人工影响天气服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建设。提升智能化决策气象服务能力,提升公众气象服务能力,提高城乡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防御能力,推进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平台和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大力提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和服务精细的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气象综合监测网建设,升级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提高气象灾害精密监测能力,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开展立体精密监测和生态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和评估;建立多时效多气象要素的0-30天无缝隙、精准化、智能型网格预报业务体系,建设智能预报业务平台。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达90%以上,气象灾害监测率达70%以上。

整合气象、地震、水务、林草、自然资源等部门监测设施。协同推进灾害群测群防与专业监测信息化建设,形成天、空、地一体化全域覆盖的自然灾害监测网络体系,开展多灾种耦合和灾害事件链综合监测预警。

加强林火阻隔和预警监测系统建设。总体森林监测覆盖率77%以上,重点火险区森林监测覆盖率达82%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内。

(二)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提升工程

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防汛抗旱应急体系。全面提升防汛抗旱的指挥决策能力、抢险救援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结合全县洪涝灾害特点,远近结合、综合施策,以江河防洪能力提升、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预防和超标准洪水防御为重点,加快补齐防洪薄弱环节短板,完善“蓄泄兼施、以泄为主”的防洪工程体系布局。

统筹推进地下管网等重要生命线安全系统建设,强化极端自然灾害情况下核心区域、重要用户的应急保障能力,提高学校、医院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灾害设防水平。实施局部电网建设增强工程,提升改造重点防洪城市排水、应急抢险设施,建成排水防涝体系。

探索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化相结合、政策引导与自主自愿相结合的抗震加固制度;明确抗震鉴定和加固改造工作的责任主

体,完善抗震鉴定和加固技术标准,统筹推进加固改造工作。把地质灾害防治与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土地整治等相关工作紧密结合,加强工程治理与避险移民搬迁。科学规划建设城乡应急避难场所,提高应急避难场所覆盖率,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加强防火阻隔带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升全县森林草原防火能力。提升以传输效率和算力为核心的气象信息化支撑能力,持续推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

专栏2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提升工程

进一步健全防汛抗旱体制机制,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加强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完善防汛抗旱会商研判和指挥决策系统。强化抗洪抢险队伍建设。提升巡查防守、险情抢护、重大抢险行动等先进和适用的技术装备保障能力。

加快推进大江大河及中小河流治理,1级—5级江河堤防达标率达到70%。加快推进山洪灾害防治。

推进防灾避险移民搬迁工程,有序引导灾害风险等级高、基础设施条件差、防灾减灾能力较弱的乡村人口适度向设防水平较高的地区搬迁。

加快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建设和作业装备改造,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的防灾减灾能力。

在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典型乡(镇)、行政村(社区)新建或改扩建高标准应急避难场所。开展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情况调查,形成应急避难场所数据库,建设应急避难场所信息管理和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备案制度和运行管理与评估机制,实现对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区、应急救灾物资、人员安置和运行状态等动态管理。

实施防火阻隔带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升全县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

(三)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

着力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和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有关要求。立足龙陵“边疆、民族、山区、美丽”县情特点和灾害多发的现况,按照“全灾种、大应急”要求,整合安全生产、林草、水务、抗震、地质灾害等救援队伍,组建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军事化,集中食宿、全年待命的县、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组建相关行业管理部门、企业、应急救援队伍,提升辅助救援能力。组建乡镇应急救援队伍,确保第一时间处置小型灾害事故。

优化消防救援站点布局,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城市消防站设计规范》和“合理分布、多点辐射、规模适度”的原则,综合城市建成区扩张、人口密度区域性变化、消防安全高风险区域评估、重点产业搬迁转移、重要交通枢纽新建等因素,采取消防站建设“1+N”模式(中心站+卫星站),因地制宜建成以特勤消防救援站或普通消防救援站为中心、普通消防救援站或小型消防救援站为辐射的覆盖网络。

专栏3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

按照“全灾种、大应急”要求,整合安全生产、林草、水务、抗震、地质灾害等救援队伍,组建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军事化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按照属地为主、分级分类的原则,组建行业、企业、社会应急救援力量。逐步加强完善各类队伍建设,形成规模适度、专业高效的救援力量体系,有效应对灾害事故救援处置。

针对地震和地质灾害风险,以消防救援、森林消防队伍为主体,建设地震灾害前突分队和救援分队,整合地震、自然资源等部门的专家和技术骨干资源,形成消防救援、森林消防队伍主力攻坚、专家辅助决策的力量体系。

(四)应对巨灾风险能力提升工程

通过联合演练,检验和完善信息畅通、协调有力、联动联防、运转高效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体制机制。演练突出区域联动、军地协同,跨部门、多灾种、多种力量参与救援的特点。借鉴其他县市巨灾保险试点经验,建立健全“灾前预警—灾中应急—灾后补偿”巨灾保险模式,提升社会分散和化解巨灾风险的能力,提高自然灾害的基层治理能力。

专栏4应对巨灾风险能力提升工程

按照“练为战”的要求,组织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综合应急联合演练。通过应急预案建设和演练,提升应对巨灾的全面统筹指挥能力、科技资源整合能力、专业救援力量整合能力、军地合作抢险能力、物资资源筹集调运能力。

加快发展巨灾保险,融合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员与保险从业人员、基层防灾减灾网络与保险机构服务网点,推动保险服务触点向群测群防、预警信息传递、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等领域延伸,提升基层灾害风险防御能力。

(五)防灾减灾救灾数字赋能工程

按照辅助决策智能化、指挥调度可视化、应急管理动态化的要求,建成纵向覆盖县、乡、村,横向连接有关单位,前端到突发事件救援现场,融合应急值守、监测预警、指挥调度、视频会商、实时监控、物资保障、灾情发布、舆情监控、统计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实现自然灾害全面感知、动态监测、智能预警、快速处置、精准监管,全面支撑具有系统化、扁平化、立体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现代应急感知网络体系。把指挥平台深度嵌入城市大脑建设工程,充分整合数据资源进行灾害风险智能分析研判、科学应急处置、预警全域发布,推动城市灾害治理数智化,提升城市抵御灾害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专栏5防灾减灾救灾数字赋能工程

协助市级建设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并投入使用。按照上级的规划,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现代化,有效整合全县分散的应急救灾资源和力量,建成集多功能为一体的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全面加强全县在应急管理方面的事前预警能力、事发应对能力、事中处置能力和事后管理能力,助推全县应急管理工作跨越式发展。

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和各行业部门“十四五”规划,推动应急感知网络体系建设,应急救援无线通信融合网络平台建设,数字水利建设,地震大数据平台建设,数字气象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

(六)全民防灾减灾素质提升工程

实施防灾减灾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工程。把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和高危行业安全教育体系。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示范县创建工作;在灾害高风险地区开展家庭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示范推广。

按照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群防群治、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基层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治理机制,构建起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具备在线学习、业务交流、经验分享与专家技术咨询功能的基层应急治理平台,提升基层灾害风险隐患排查、预警信息传递、紧急转移避险、先期应急处置能力。充分发挥应急广播在突发事件预警作用,建设统一协调、上下贯通、反应迅速,覆盖全部村(社区)的应急广播体系。

专栏6全民防灾减灾素质提升工程

开展防灾减灾与应急科普宣传教育。持续组织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主题活动,加强居民防灾避险应急演练,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结合现有科普资源,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设集应急科普、应急装备展示与体验、实训、应急文化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应急科普教育阵地。

积极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整合社区网格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员、灾害信息员、气象信息员等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确保全县每村(社区)有1名灾情信息员。

继续推进防灾应急“三小工程”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临灾条件下的自救互救能力。

(七)救灾物资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健全以省级储备库为中心,市级储备库为基础,县级储备库为支撑,乡镇储备点为补充的,纵向衔接、横向支撑、规模合理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县、乡物资储备库(点),提升综合应急保障能力。强化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与应急物流体系的协调衔接,快速高效调配救灾物资。强化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将分散在各部门的重要物资储备、轮换及调用信息整合到统一的数字平台上,形成应急救灾物资管理“一张图”。建立重特大灾害应急响应现场指挥部后勤保障机制,确保灾害发生后10小时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

专栏7救灾物资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建设全县统一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平台,对各部门重要救灾储备物资进行监管和服务。通过大数据、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开展应急救灾物资生产、采购、储备、调拨、运输、发放和回收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实现全程留痕、可监督追溯和动态掌控,形成全县应急救援资源“一盘棋”格局。

打造县域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示范,推进社区和家庭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试点示范,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完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的管理和调用。

(八)应急技术支撑力量建设工程

加快补齐救援队伍在应急指挥通信、森林草原防灭火和防汛救灾等先进适用装备的短板;强化灾害防治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加快提升应急救援队伍技术装备水平,提高极端情况下抢险救援能力。

专栏8应急技术支撑力量建设工程

推广应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装备,加快提升应急救援队伍技术装备水平,提高极端情况下抢险救援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根据本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组织编制相关规划或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主体。应急管理部门和主要涉灾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部门,做好各涉灾专项规划的衔接,强化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二)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自然灾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治理、基层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投入。统筹各部门既有渠道资金,完善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与防治能力建设的资金多元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强资金监管,提升资金使用绩效。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边疆治理现代化,加大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支持力度。

(三)监督保障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坚持将防灾减灾救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落实,建立规划实施跟踪评估制度,将规划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各乡(镇)和部门工作监督和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动态调整和修订机制,完善实施监督考核机制。县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要加强对规划相关内容落实情况的评估,强化监测评估结果应用。县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制定本规划实施分工方案,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并做好规划实施情况总体评估工作,将评估结果报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