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人民政府
索引号 01526291-9/20200818-00001 发布机构 龙陵县勐糯镇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部门文件 发布日期 2020-08-18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其他
勐糯镇田坡社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不断夯实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健全服务群众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我镇社会综合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安排部署,勐糯镇积极创建田坡社区基层社会治理试点,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为抓手,积极稳妥构建职责明确、管理精细、信息共享、渠道畅通、服务高效的社会综合治理服务长效机制,为全面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田坡社区基本情况

(一)村情简介。社区国土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管辖20个村民小组,647户,2873人,其中男性1491人,女性1382人;全村共有7种少数民族(景颇族、彝族、傈僳族、傣族、德昂族、阿昌族、白族)共计50户173人;社区党总支共有党员90人,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今年吸纳入党积极分子2人,1名预备党员;村完小一所,现有老师15名,在校学生248人,学生巩固率100%,升学率100%;2018年全年经济总收入6993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755万元,增长12%;2019年人均纯收入14765元,与上年相比增1432元,增长10.7 %。

(二)产业发展情况。田坡社区将围绕产业发展“大格局”,抓住乡村振兴+产业的推动,理清了一条“四万一千”及壮大集体经济的产业思路。

1、万亩褚橙。褚橙产业是打破过去分散经营的“小农格局”,转变成现代化产业,创造性开创了一租、二包、三分红的模式,一块土地四份收入。目前土地流转10238亩,2018年产果3000吨,2019年7500吨,产值4000万。一是带动了就业,216户单元户、工资收入734万元,技术员60人、240万元,采果的务工费240万元;二是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有机肥厂每年用原料费700-900万元,有百分之四十的原料是用于牛粪、羊粪。餐饮、运输、酒店形成经济链;三是带动扶贫工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涉及农户396户,卡户26户,2017年有卡户181户.801人,当时涉及卡户175户,483万元,户均2.8万元,让群众脱真贫、真脱贫。

2、万亩甘蔗。田坡社区的甘蔗产业主要以巩固提升技术、产值、产量,2014年以前的甘蔗是5万多吨,现在也是五万多,在产业上田坡是得到双赢,目前种植8073亩,入榨量45500吨,加上5030吨的甘蔗种,总产量50530吨,2100万元,涉及农户411户,是群众稳定增收的产业。

3、万亩牛油果:牛油果产业是在一山观五县,怒江第一大湾、神奇美丽的江中山,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跨国产业。目前土地流转3300亩,涉及农户66户,是巩固脱贫成果的支撑产业。

4、万头牲畜:肉牛产业2018年以前的以分散养殖为主,2018年后成立鑫犇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党总支牵头,建盖了500头牛场,现在养殖175头安格斯、西门塔儿,覆盖党员53人,肉牛产业是生态循环的优质产业,是积极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理想产业。

5、千担烟叶:香料烟产业是田坡的作料产业,是让生活多姿多彩的产业,2018-2019年种植香料烟的烟农有64户280亩,904担,产值110万元,是群众奔小康清醒头脑的产业。田坡社区另外还有江中山生态芒果,甘果之王-坚果这些产业

6、集体经济。我社区在集体经济强村工程上,探索一条货运公司、活畜交易、集贸市场、土地出租,服务好糖厂、香料烟公司的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产业发展思路,未来一定实现集体经济强村,是我们社区精准脱贫的“三保障”支撑。

(二)创建基层社会治理试点的优势。一是田坡社区始终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抓党建,强服务,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党建+维稳责任”机制,明确和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激发社区“两委”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员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田坡社区党总支始终坚持“基层综治”与“基层党建”相结合,实现党建、综治“双建双促”一体化格局,强化党建对综治工作的引领,发挥基层党支部牵引作用,和派出所、综治办、司法等部门的有效整合联动,努力实现辖区“矛盾小、风险小、无发案、群众满意、和谐稳定”的目标、走出了一条村民自治、法治、德治、共享、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新路子,近十年以来未发生命案。

三、工作目标

(一)坚持以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要务,以维护社会稳定为责任,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为着力点,持续深化平安建设,着实抓好社会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通过在勐糯镇田坡社区开展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试点,进一步完善平安创建的各种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勐糯和谐稳定。

(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全面实施党建统揽一体化、矛盾化解多元化、风险防控系统化、众创平安社会化、法治建设常态化、智慧平安智能化“六化”重点工程,努力提升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精细治理、群众自治、依法治理、智能治理水平,努力达到社会安静(社会安定和谐、乡风积极文明,管理务实高效),环境干净(环境生态宜居),设施先进(基础设施完善,服务配套齐全)的治理效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具体工作目标任务。一是社区内无违法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二是社区内无命案和重大刑事案件发生;三是社区内无重点人员犯罪;四是社区内无公共安全事故发生;五是社区内无邪教组织活动;六是社区平安指数不得低于95分;七是社区内实现网格化全覆盖管理。

四、组织领导

为建立健全田坡社区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常态管理机制,压实工作层级责任,特成立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匡兴波 镇党委书记

常务副组长:邱广海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候选人

副 组 长:杨姚春 镇党委副书记

赵尚文 副镇长、派出所所长

成 员:李永相 党委委员、镇纪委书记

张家常 勐糯司法所所长

安家龙 综治办负责人

刘 驰 党政办负责人

郭新学 安监站负责人

何恩有 民政办负责人

范积旺 田坡社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范积凡 田坡社区监委会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综治办和田坡社区,办公室主任由派出所所长赵尚文和田坡社区党总支书记范积旺兼任,成员由综治办、党政办、田坡社区“两委”“监督委”及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兼任。负责基层治理现代化试点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与落实。

五、工作原则

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参与。统筹协调辖区各类组织和社区村民,共商区域发展、共担社会责任、共享发展成果、共建美好家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以为民服务为宗旨,不断丰富社区服务内容和供给方式,努力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坚持民主协商,依法治理。推动社区治理主体依法履职、依法协作、依法自律,充分运用民主协商机制协调利益关系,保障村民民主权利。

六、目标任务

(一)群管共建,助推形成多元参与社区治理的组织体系。一是积极构建以社区为核心,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化辖区内党组织共同参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大党建工作格局。二是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协助社区做好纠纷调解、信访、禁毒、消防安全、普法等工作,共同维护辖区治安稳定。

三是着力发掘培育公益慈善、民生服务、群众文化、人民调解、平安共建、为老服务等社会组织,努力实现社区治理和村民自治良性互动。四是持续深化网格化工作模式。根据田坡社区小组分布特点,将社区划分为20个大网格,215个小网格,并在每个网格设立一名网格长,网格长履行辖区内基本信息收集录入、事件处理信息动态录入、特殊人员帮教、政策法规宣传等职责。五是大力营造社区党建文化氛围。向群众开放文化、教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安装内容多样的党建文化标识宣传牌,进一步凸显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建引领,把社区各类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组织起来,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和服务优势,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实现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良性共建格局。六是加快社区综治维稳室标准化建设,做到规模合理、层级清晰、功能定位明确,推动集中办公“一体化”运作、接待群众“一条龙”服务、解决问题“一竿子”到底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

(二)群管共治,积极拓展人人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

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村民小组长为依托,社区民警密切配合,社区村民广泛参与的村民自治组织网络。进一步发挥社区活动场所作用,使其成为社区议事的聚集地,为收集社情民意、解决群众诉求提供必要的场所和条件,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方式。一是推行社区法律顾问制度,结合法治政府建设,聘请1名法律顾问,切实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中的咨询服务作用。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与法律援助律师签订法律服务协议,大力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定期开展法律宣传、法律咨询等服务。二是配合司法所做好困难居民群众法律援助服务,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创新信访工作方式,建立多元化调解工作机制,引导村民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三是结合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坚持开展“平安家庭”、“最美家庭”、“文明家庭”、“见义勇为”等推荐评选活动,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

(三)群管共享,致力实现人人享有发展成果的目标。一是打造美丽宜居社区。加强社区环境综合治理,配合保洁员做好社区内陈年垃圾、卫生死角、野广告清理整治等工作,改善社区居住环境。深入宣传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意义,引导村民形成“社区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的良好环境保护意识。二是强化公共安全管理服务。一是健全社区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对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完善应急指挥、应急救援预案,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治理,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二是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社会治安大整治专项行动,与派出所联系,配合社区民警开展好专项整治活动,使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三是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持续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切实增强村民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提升社区群众凝聚力。

七、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非一日之功、一人之力,工作小组各成员要切实发挥责任人的作用,主动作为,要加强工作统筹、合理安排、指定专人、定期督促,确保工作有力推进。

(二)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社区微信公众号、“6995”信息平台作用,广泛宣传社区治理中的优秀事迹、创新做法和突出成效,不断向村民灌输社区治理意识,提高居民对社区治理的认同感,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社区治理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部门联动。整合现有社区警务室、社区戒毒工作室、社区矫正工作室、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职能职责作用发挥,加强对吸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重度精神病人的监管等特殊人员的管控和教育工作使其遵纪守法,充分发挥龙陵“三级三次”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使该机制本土化,做到小矛盾纠纷不出村组大矛盾纠纷不出镇,实现矛盾不上交,预防和避免“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四)加强探索创新。紧密结合社区实际,突出问题导向、群众导向,对治理中存在的痛点堵点问题进行深入研判,把社区社会治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搞清楚,真正做到情况清、底数明、问题准。在吃透情况的基础上,聚焦突出问题,找准切入点,积极探索创新,用改革的思路破解社会治理难题,因地制宜推动治理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