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42-5-30/2018-0702002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18-07-02 |
文号 | 浏览量 |
刘佳佳、郭正林、郭会金、郭艳、郑加生委员:
你们在政协龙陵县九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脱贫攻坚中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管理的建议(提案)》,已交我社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对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建议的答复意见。
1、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充分利用广播、手机短信等多种有效形式开展合作社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向群众宣传合作社的相关知识和政策,让其了解明白合作社的作用和运作方式。二是组织参观学习。积极组织理事长、部分社员到运行较好的合作社参观考察。通过多形式、全方位、长时间的宣传,使《农民合作社法》在我县得到广泛传播,基层干群积极办社的热情得到较好调动。
2、加强培训,提高成员素质。一方面加大对合作社的理事长、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的培训,提升合作社理事长的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提升财会人员的理财能力以及合作社财务公开、民主理财、规范发展的水平,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加大对普通社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合作社的认知度。目前,我社已组织对肉牛养殖合作社理事长、财务人员的培训,年内还将依托职业农民培训等多种渠道,对肉牛养殖合作社社员进行培训。
3、强化服务,规范合作社管理。一是严格依法登记。积极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相互配合,确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条件,健全部门联审制度,对具备相关条件的积极引导其依法登记,对不符合条件的暂不予审批登记,鼓励他们规范运作行为,积极创造条件向合作社过渡,有效地杜绝一批以套取项目为目的的“空壳”合作社。二是加强规范管理。一方面积极指导合作社建立健全民主决策、财务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不断地完善合作社的内部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加大规范整顿力度,对已设立并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不符合要求的或以种种名义借壳设立的办公无场地、管理无规章、财务不健全、合同不规范、资金无着落、信息不公示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出整改意见或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取缔意见。三是优化职能服务。着力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环境,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在项目、信贷等方面帮助合作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四是培育示范典型。坚持培育和推介示范社,以示范社引领、带动全县合作社发展。
(二) 关于“加强对专业合作社资金管理使用及效益分配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在刀刃上”建议的答复意见。
1、逐步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监管体系。一是专业合作社资金管理使用及效益分配的监管主体是合作社监事会,重点是完善监事会建设,充分发挥监事会的职能职责作用。二是供销社的职责是指导服务,近年来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规范管理上,主要是指导督促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章程、制度规范运作,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议事决策、民主管理、资金运作、盈余分配等。三是积极引入第三方监管,对合作社的重大事项、年度工作情况、理事长离任、实施财政资金扶持项目等,邀请审计部门进行审计。
2、坚持谁扶持谁监督的原则。县供销社2017年共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到扶持资金48.3万元,其中:31个合作社的开办费9.3万元,16个省部级示范社奖励32万元,2个市级示范社2万元。在兑付这些扶持资金前,县供销社组成检查组,由社领导带队深入所有涉及扶持资金的合作社进行实地检查核实,符合项目对应标准才发放。省级林农示范社奖励资金,由省、市级林业部门检查验收后才发放,并建立了动态管理平台,对获得过省级林农示范社进行监测。
(三)关于“探索党支部+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助推贫困户增收致富”建议的答复意见。
“党支部+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是产业脱贫的新模式。通过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头、贫困户参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头帮扶作用,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是一条贫困户稳定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因此,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在加大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抓好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平台,在全县10个乡镇分别组建了肉牛养殖合作社,并积极动员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牢固树立“党建+”理念,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的结合点,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率先在肉牛养殖合作社成立基层党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为实现“全面脱贫摘帽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力量支撑。同时为“党支部+专业合作社”模式在全县推广,提供示范引领作用。
感谢各位政协委员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关心、支持!
龙陵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18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