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68-7/20221201-0000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卫生健康局 |
公开目录 | 健康管理 | 发布日期 | 2022-12-01 |
文号 | 浏览量 |
各乡镇卫生院,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各民营医院:
根据《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开展2022年全省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及管理现状调查的通知》,为了解我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进一步提高全县传染病报告质量,我县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19家医疗机构的2022年传染病报告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调查内容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调查2022年1月1日至调查当天各医疗机构诊断的传染病报告和管理。
(二)调查范围: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
(三)调查内容
1.县疾控中心:传染病网络直报常规监测管理工作情况,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指导评估情况,培训情况,设备人员情况,用户安全管理情况。
2.医疗机构
(1)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随机抽查各医疗机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化验室和影像部门等登记本登记的传染病,按实际查出数计算。计算传染病报告率、及时率、报告卡片填写完整率、报告卡填写准确率、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报告卡有效证件号填写率指标。
(2)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现状。①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情况。机构、制度、人员建设落实情况;门诊日志、出入院、化验室、影像部门等信息登记管理情况:项目设置完整性、填写的规范性,传染病阳性结果反馈机制落实情况;传染病报告质量自查和发现问题的整改及时通报情况;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和传染病诊断标准内容的培训情况。②网络直报专职人员和设备配备情况。③医疗电子病例系统中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情况。④用户信息安全管理情况。
(3)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通过现场查阅资料、询问、现场调查等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实查门诊登记、出入院登记、化验室、影像室的登记传染病病例,每家抽查20-40张传染病报告卡,与科室及医院保健科的登记进行核对,然后与大疫情网上的传染病报告卡核对,计算出传染病报告率、及时率、信息一致率。抽查传染病报告卡20-40张,查看卡片填写完整率、填准确性、有效证件填写完整率。
(4)质量控制。在调查前,对所有调查人员进行了培训,统一标准,严格按《云南省2022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和《龙陵县2022年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开展。
二、调查结果
(一)基本情况
督导组于2022年10月24日至11月2日对全县传染病报告管理的11家乡级卫生医院、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4家民营医院(龙陵现代医院、维民医院、民生医院、仁慈医院)共17家报告单位和县疾控中心的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开展了调查。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
全县疫情网络直报应报告18个机构,实报告18个机构,网络报告率100%。抽查了门诊日志、出入院、化验室和影像室登记的传染病病例416例,符合报告标准应报告416例,网络报告410例,报告率98.55%,漏报6例(县中医院漏报手足口病1例,平达卫生院漏报疑似麻疹、生殖器疱疹各1例,木城乡卫生院漏报疑似麻疹1例,妇幼院漏报感染性腹泻、疑似麻疹各1例),漏报率1.44%;传染病及时报告409例(平达卫生院迟报乙肝1例),及时报告率为99.76%;核对432例传染病,信息一致数410例,信息一致率95.13%,不一致项目主要有发病日期、地址、职业、身份证号码等。
抽查传染病报告卡的432张,卡片填写完整412张,完整率95.37%,卡片主要存在临床分类、乙肝未填写副卡、病种未勾选、手足口病未备注是否为重症等;卡片填写准确409张,准确率99.27%,不准确有卡片涂改、病种勾选错误等;填写有效证件号432张,有效证件填写完整率100%。
(三)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与网络直报管理
1.县疾控中心
(1)传染病网络直报常规监测管理工作情况
2022年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经费从基本公共卫生服项目经费支出;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有专门的科室和人员报告管理,且设备齐全,疫情报告及管理制度健全,并坚持每天浏览大疫情网4次以上,做好了传染病报告卡实时监测审核及预警信息处置记录,做到了及时查卡,发现问题及时电话反馈各网络直报单位;按周、月、季度、年开展传染病疫情分析,及时的将分析报告向上级部门,政府部门、行政部门、报告单位、邻居的县市进行反馈。
(2)报告质量指导与评估工作
按《2022年龙陵县疾控中心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服务工作督导方案》,对辖区传染病报告单位进行了3次督导,覆盖了全部医疗机构,查看了三分之一的村,并对整改情况进行了落实;对全县所有的传染病报告单位开展了考核,平时采取不定时的对下级单位进行技术指导。
(3)传染病报告管理网络直报相关技术培训
对全县医疗卫生单位的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管领导、防保科科长、疫情报告人员和疫情报告新进人员进行了1次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相关知识培,累计培训28人次,并对参会人员进来培训考试。
(4)网络直报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
疾控中心有3人负责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人员,专用计算机3台,使用最长的为5年,配有专用笔记本电脑和无线网卡,疫情监测人员无加班、值班补贴和调休等工作制度。
(5)用户信息安全管理情况
建立了系统用户几授权安全管理制度,本级业务管理员和辖区医疗机构直报用户做了备案记录,并对用户开展了信息安全相关工作的培训。
2.医疗机构
(1)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情况
全县有10个乡镇17家医疗机构,其中县级医疗机构3家,乡镇卫生院10家,民营医院4家。17家疫情报告单位,制度、机构均健全。存在问题主要是疫情自查制度和奖惩制度落实不到位,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需及时更新,特别是民营医院尤为突出。
各医疗机构使用全省统一的电子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本,大多数临床医生能按要求规范、完整填写。存在问题是:民营医院缺有效证件号;存在项目填写缺项,手写的子字迹潦草,无法查看。绝大多数医疗机构检验和影像部门设有检查结果登记本和异常化验结果反馈机制,传染病检验结果能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个别医疗机构反馈机制落实不到位,化验室结果登记涉及传染病信息登记不规范。
医疗机构开展了传染病报告质量自查工作,做好自查记录和一月一次的自查小结,自查有分管院长、各临床科室任疫情管理员等人员开展,明确奖惩措施,发现迟报、漏报等方面问题时,提出整改意见及针对性处理措施。民营医院无自查通报和奖惩记录。
医疗机构每年组织一次对临床医生、新进人员等人员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了考核和培训总结、通知、签到、课件等资料整理保存。民营医院培训内容不全。
医疗机构按季度开展疫情分析,参与了县级风险评估评估。民营医院疫情分析和参与风险评估质量不高。
(2)网络直报专职人员及设备备置情况
各医疗机构均有专用网络直报设备,操作系统齐全,并配备专兼职人员进行传染病报告管理和网络系统管理,负责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保证了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准确、及时、高效的开展,但大医疗机未提供疫情监测人员的加班、值班等补助和建立调休等工作制度。
(3)医疗电子病历系统中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
除3家民营医院,其他机构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均实现了电子病例管理,但不具备传染病管理报告功能。
(4)用户信息按管理
各直报用户都向县疾控中心进行用户信息备案,使用的传染病报告专用计算机最长使用年限5年,均安装了防病毒软件。建立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开展了培训,但民营医院和及时乡镇卫生院未开展。
三、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采取隔离、医学观察等措施及制定内容陈旧、可操作性不高。
(二)自查和奖惩制度落实不到位。各单位因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需专网,导致疫情管理人员自查时需到临床医生的电脑查看,造成自查不方便、不及时,自查时间过长等问题,每次自查存在问题,未按制度落实奖惩。
(三)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检测部门登记存在项目不全、登记不规范,如职业填写错误、部分项目未填写、诊断不明确等现象,特别是门诊量较大的医疗机构,涉及传染病是信息未填写,造成了传染病诊断不准确、信息不一致。
(四)培训内容未结合单位需求和上级下发的最新传染病相关内容开展培训,未对新人人员及时开展培训,导致传染病迟报、漏报、卡片填写不完整、不准确。
(五)村级使用电子表格的存在极少部分不能及时的填写,使用纸质的存在漏登记和字迹不清情况。
四、督导单位存在问题
(一)腊勐镇卫生院
1.抽查传染病报告卡30张,不完整1张(临床分类),准确率100%,有效证件填写完整100%;
2.演练缺签到册、培训内容不正确;
3.应急物资记录缺批号、厂家、有效期等内容;
4.抽查了传染病30例,无迟漏报。
(二)碧寨乡卫生院
1.缺第四季度评估资料,未见演练资料;
2.进一步完善培训课件,课件不能以文件形式附在培训内容上;
3.门诊日志(1-7月份)存在空项,初、复诊存在逻辑性错误;
4.抽查传染病报告卡30张,填写不完整2张(病例分类、临床分类),准确率100%,有效证件填写完整率100%;
5.抽查了传染病30例,无迟漏报,信息不一致2张(发病日期)。
(三)镇安镇中心卫生院
1.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制度实用性不高,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2.培训资料缺失培训课件;
3.自查时间过长(7天),自查记录自查人员签字栏未见分管领导签字;
4.影像缺阳性登记本;
5.门诊日志存在空项,如,职业、地址、发病日期、初步诊断等,身份证号及电话号码少部分存在填写不规范(用数字代替),初复诊为正确勾选;
6.抽查报告卡30张,不完整1张(手足口病未写非重症,有涂改);抽查传染病30例,无迟漏报,信息不一致4人(职业、地址)。
(四)龙江乡中心卫生院
1.首诊医生对初、复诊定义不够明确;部分首诊医生对同一病人的初、复诊勾选有误;
2.门诊日志、传染病报告卡存在空项,如:职业未填写,“初次报告/订正报告”未勾选;
3.出入院登记本中出现病例“就诊日期”早于“发病日期”。
(五)县中医医院
1.传染病病人隔离、医学观察制度需进一步修订更新;
2.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3.应急物资缺的批号、失效期,演练资料缺签到表册;
4.风险评估资料只有第一期,其他三期未见;
5.自查记录登记本化验室、影像室检查情况均为填写,自查人员签字栏未见分管领导;
6.门诊日志存在大量的空项(身份证号、职业、电话、地址),大部分地址不够详细具体(具体到组),诊断出现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出入院登记存在空项(地址、有效证件号、入院诊断、出院诊断、职业、地址);
7.抽查传染病38例,漏报1例(手足口病1例),信息不一致10例,查30张报告卡,乙肝附卡未填写1张。
(六)龙山镇河头卫生院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未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实用性不高;
2.培训内容需完善传染病诊断标准培训资料,补全签到册;
3.补全手足口病调查总结;
4.抽查传染病报告卡30张,不完整1张,准确率100%,有效证件填写率100%;
5.核查传染病25例,无迟漏报,信息不一致1张(发病日期);6.门诊日志初、复诊填写不正确,极少部分职业、发病日期未填写,出现“病毒性结膜炎”诊断。
(七)龙新乡卫生院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内容不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实用性不高;
2.督导考核方案缺督导、考核标准,演练缺签到册,自查记录自查人员签字缺院领导或科室主任签字;
3.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4.抽查传染病报告卡30张,填写不完整3张(临床分类、手足口病是否非重症);抽查了传染病30例,无迟漏报,信息不一致1张(住院病人的发病日期),未达到诊断标准1例(猩红热,查白细胞正常);
5.门诊日志有极少部分未填写职业,出现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八)象达镇中心卫生院
1.培训课件资料的培训课件不符,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2.演练缺签到册;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未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实用性不高,预检分诊制度缺分诊流程;
4.门诊日志登记存在极少部分的项目填写不完整(职业、住址、主要症状体征),诊断不明确,如“鼻梅毒”、“感冒后咳嗽”等,未准确勾选初诊、复诊;
5.查看了30张传染病报告卡,信息不完整4张(临床分类、病种),抽查30例传染病无迟漏报,信息不一致1张(发病日期)。
(九)平达乡中心卫生院
1.演练缺少演练方案、签到册等资料;
2.培训内容与培训课件一致,课件不能以文件形式附在培训内容上;
3.门诊日志登记存在极少部分的项目填写不完整(如:职业、发病日期、主要症状体征),建议进一步提高登记质量;
4.抽查传染病报告卡30张,填写不完整1张;
5.抽查了传染病30例,漏报2例(生殖器疱疹、风疹),迟报1例(乙肝),信息不一致3张(年龄、地址)。
(十)勐糯镇中心卫生院
1.进一步完善补全培训资料;
2.传染病调查缺个案调查表(疑似麻疹)和聚集性疫情调查报告(手足口病);
3.门诊日志存在极少部分空项(发病日期、主要症状体征、出入院发病日期);
4.缺信息安全制度;
5.抽查传染病报告卡30张,填写不完整1张(乙肝确诊病例未勾选急慢性),准确率100%,有效证件填写完整率100%;
6.抽查传染病30例,无迟漏报,信息不一致1例(地址)。
(十一)木城乡卫生院
1.门诊日志登记存在少部分未填写(发病日期、职业、主要症状体征),诊断有多例感冒;
2.培训资料的培训内容、培训日程不完善;
3.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4.认真落实自查和奖惩;
5.抽查传染病报告卡完整率、准确率100%;抽查了传染病21例,漏报1例(疑似麻疹),信息不一致1张(职业)。
(十二)县人民医院
1.首诊医生对初、复诊定义不够明确;部分首诊医生对同一病人的初、复诊勾选有误;
2.部分首诊医生填写门诊日志不够规范,用“病名”或“购药”等代替症状体征;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中冰粉病例“人群分类”填写不规范。
3.门诊日志存在空项,如“身份证”、“症状体征”空项较多。
(十三)县妇幼保健院
1.未见2022年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未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实用性不高;3.抽查30例报告卡,不完整2张,不准确2张;
4.门诊日志存在空项,如发病日期、主要症状、地址、初步诊断等;地址填写有少部分不规范(用字母代替),极少部分存在初复诊勾选不正确;
5.出入院登记存在空项,如:有效证件号、就诊日期、发病日期,极少部分职业不符;
6.抽查传染病40例,漏报2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1例、疑似麻疹1例),信息不一致6例(职业)。
(十四)龙陵现代医院
1.传染病报告相关制度内容陈旧,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度;
2.缺8-10月自查记录和自查通报;
3.培训内容无总结、内容未含最新的传染病相关知识;
4.抽看了30张传染病报告卡,不完整2张(临床分类),准确率100%;抽查传染病23例,无迟漏报,信息不一致8例(发病日期、职业、地址);
5.门诊日志字迹不清,缺失有效证件号栏,地址填写不准确,特别涉及传染病的信息缺电话号码,地址不具体到组。
(十五)维民医院
1.自查间隔时间过长(15天左右查1次);
2.未见每月自查通报;
3.培训资料不完整,缺培训总结、图片;
4.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物资管理工作记录;
5.未见奖惩制度和记录;
6.门诊日志字迹不清,多数无法查看,地址不全;
7.抽查传染病报告卡,完整率100%,准确率100%,有效证件填写100%,抽查传染病1例,无迟漏报,信息不一致1张(地址)。
(十六)民生医院
1.有自查小结,其他的相关自查记录、传染病培训、宣传、分析等相关痕迹资料未见;
2.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预检分诊制度、自查和奖惩制度等内容与实际工作不符,内容陈旧;
3.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不规范,如职业填写老人、职工等情况;
4.1-10月无传染病报告。
(十七)仁慈医院
1.无奖惩制度及奖惩记录;
2.自查时间过长,未见自查通报;
3.缺培训资料;
4.未开展疫情分析;
5.门诊日志存在发病日期与就诊日期一致的逻辑性错误,初复诊勾选不正确、部分地址不详细,诊断出现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等;
6.出入院登记职业有空项,发病日期未填写;
7.抽查传染病1例,无迟漏报;抽查报告卡1张,无乙肝附卡。
五、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单位实际,完善修订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制度、流程、预案等。做好院内传染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隔离、消毒、医学观察等措施和制度,建立健全卫生应急队伍、物资储备相关制度和管理等,提高传染病病例的管理、聚集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处置和报告规范性。
(二)各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自查和奖惩制度。建议自查记录最少3天次,自查人员应包含分管领导、临床医生,自查通报1月一次,对自查存在问题提出措施,并对上一月的整改进行更进。奖惩记录需于财务室记录为准。
(三)近期各单位要开展一期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应结合单位实际和最近下发有关传染病诊断标准、报告、防治管理方面的文件(需含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传染病诊断标准、新冠肺炎疫情报告、信息安全管理等内容),涉及人员应有临床医生、新进人员、村医等相关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的人员,要求培训不能流于形式,要对每个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培训考试,通过培训提升传染病诊治的敏感性、诊断的准确性和报告的规范性等。
(四)加强首诊医生对传染病诊断标准和初、复诊等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和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填写质量。
(五)建议村级使用纸质门诊日志,准确规范的填写门诊日志,村医加强传染病相关知识学习。
龙陵县卫生健康局
2022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