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68-7/20210729-00003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卫生健康局 |
公开目录 | 公共卫生知识普及 | 发布日期 | 2021-07-29 |
文号 | 浏览量 |
1.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健康生存的根基,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人类活动常常在无意中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如对食物、能源和水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造成了污染、资源枯竭、森林退化、海洋环境恶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后果,进而危及自身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只有一个赖以生存的地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保障人类健康生存和繁衍。
2.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
“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人类源于自然、归于自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作为人类赖以健康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繁衍与发展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生活、生产场所。环境中有诸多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要素,如清洁的空气、水、土壤和安全的食物,适宜的气候,丰富多样的生物圈等。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满足人类更高层次的需求,是公众福利资源。
环境中既有诸多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有利因素,也存在对健康不利的因素,如严寒酷暑等恶劣的气候条件,土壤和生活饮用水中某些微量元素含量异常等。健康的维持与疾病的发生是外在环境因素与人体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以环境化学因素为例,既包括维持人类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各种化学物质,也包括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放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3.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影响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
环境污染可对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既能间接危害人类社会,也能直接威胁公众健康。
在长期进化发展过程中,人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调节能力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是,人们在利用和改造环境为其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的过程中,如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超过一定程度或范围,就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引发疾病甚至造成死亡。近百年来,全世界已发生多起环境污染损害公众健康的公害事件,如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痛痛病事件等,均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空气、水和土壤等污染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健康危险因素。水资源危机、海洋环境污染、森林植被破坏,以及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和损耗、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环境问题也给人类生存和健康带来威胁。只有与环境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人类才能真正维护自身健康,保障可持续发展。
4.环境与健康安全不存在“零风险”。
环境健康风险的大小由危害的可能性和暴露水平共同决定,也与个体敏感性密切相关。风险是可变的,一方面,即使是毒性较高的化学物质,如果不密切接触、不让其进入人体或生态环境,就不必担心其健康风险;另一方面,即使那些被认为无害的化学物质,在暴露水平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也可能给健康带来风险。
绝对安全的“零风险”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能实现的,风险决策是风险大小和收益之间的平衡。以化学物质为例,地球上一切东西都是由化学物质构成的,我们都生活在化学物质之中。化学物质在很多方面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带来便利,同时也有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或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我们不可能将环境中的污染物或有害因素完全消除,只能尽量将风险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使之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处于可接受水平。
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卫生标准是为了保障公众健康而制定的。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这些标准对污染物或有害因素容许含量等的限制性规定,可保障公众健康的相对安全。
5.防范环境健康风险要以预防为主。
保护优先、预防为主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发生后再治理或恢复,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有些生态破坏甚至不可恢复。鉴于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具有暴露水平低、潜伏期长、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多呈慢性渐进性发展,早期不易察觉,一旦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时,往往已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事前预防,从源头控制污染形成,防范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风险,是最具效率和效益的选择;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与环境危险因素的接触,比事后医治更为重要。
6.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健康风险。
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增强节约能源、水资源、食物等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既可以直接减少生活污染,也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同时,通过学习防护知识、树立防护理念、掌握防护技能,切实加强自我健康防护,有助于减少污染暴露、降低健康风险及可能的健康危害。如保持环境卫生可减少寄生虫、病菌等的滋生和传播,重污染天气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可减少暴露、保护自身健康。
7.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健康人人有责。
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以及产生环境健康风险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既涵盖生产方式转变和源头保护、排放控制,也包括公众生活方式改变和主动防护等;既需要政府的重视,也需要企业和社会的参与、公民的身体力行等。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排放污染物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个人也应按规定缴纳生活污水和垃圾等处理费用。
公众参与是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应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意识向意愿、行动转变,以行动促进认识提升,知行合一,做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例如,无节制的商品消费会增加对有限自然资源的压力,商品的过度包装既浪费又污染环境,每个人都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