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人民政府
索引号 01526242-5-/2023-0301002 发布机构 龙陵县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 2023-03-01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食品药品监管
《龙陵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政策解读

一、出台背景

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处置应急工作,有效预防、应对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21年版)第一百零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上级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及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我县结合实际,出台了《龙陵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二、制定依据

《预案》编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保山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龙陵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文件。

三、主要内容

《预案》共七个部分:1.总则;2.组织机构及职责;3.应急保障;4.监测预警、报告与评价;5.应急响应;6.后期处置;7.附则。

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事故分级、适用范围、处置原则。

组织机构及职责包括:应急机制启动、县指挥部设置、县指挥部职责、县指挥部办公室职责、成员单位职责、工作组设置及职责、应急处置专业技术机构、乡(镇)指挥部。

应急保障包括:信息保障、医疗保障、人员及技术保障、物资与经费、社会动员保障、宣传培训。

监测预警、报告与评价包括:监测预警、事故报告、事故评估。

应急响应包括:分级响应、应急处置措施、检测分析评估、响应级别调整及终止。

后期处置包括:善后处理、奖惩、总结。

附则包括:预案管理与更新、演习演练、预案解释部门、预案实施时间。

四、编制过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龙陵实际,我办修订了《龙陵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草稿,分别对预案所涉及的成员单位进行征求意见,根据部分单位反馈的意见再次对预案进行了修改完善,以县人民政府办文件印发。

五、主要特点

《预案》贯彻了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机制要求,又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对突发事件发生后全环节的处置程序做了详细规定。

(一)明确组织机构及职责。本《预案》确定由县人民政府成立食品安全应急指挥部,在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级别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后,县食品安全应急指挥部全面配合市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发生较大级别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后,各成员单位根据县食品安全应急指挥部指令,按照本部门职责和事件处置需要,全力做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相关工作;发生一般级别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启动应急响应,县食品安全应急指挥部在必要时对处置工作给予支持和指导。《预案》明确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指挥体系,明确了16个成员单位在事件处置中的职能,做到职责清晰、履职有据,强化事件处置的组织协调性。

(二)明确预警分级及行动。本《预案》按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对预警进行分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并对预警报送、发布、行动及预警调整等内容进行规定。

(三)明确信息报告及先期处置流程。本《预案》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的信息来源、报告主体、报告时限、报告内容、报告方式及事件发生地的先期处置办法等进行规定。

(四)明确响应分级及后期处置。本《预案》按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级别启动事件应急响应分级,同时对各级别的响应措施进行规定,并确定负责进行事件善后处置的相关部门及单位。

(五)明确处置的全环节管理。《预案》对突发事件发生后全环节的处置程序做了详细的规定,涉及事件发生、先期处置、信息报告(初报、续报、终报)、分析研判、预警响应、过程处置(医学救援、危害控制、检测评估、调查处置)、信息发布(社会维稳)、终止响应、善后处置、总结评价等,制定了简单清晰的龙陵县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流程图,有效增强了事件处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