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42-5-/2020-0630002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督查检查 | 发布日期 | 2020-06-30 |
文号 | 浏览量 |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
2020年6月17日—30日,督查组分别对10个乡镇和部分县直单位2020年活人墓专项整治和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实地督查,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开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1.行政村公厕改造提升情况。目前全县共完成农村行政村公厕选址9座(龙山镇4座、龙新乡3座、勐糯镇1座、平达乡1座),完成率32%;已完成招标3座(腊勐镇3座),完成率11%;已开工2座(龙江乡1座、平达乡1座),开工率0.7%;已完工5座(镇安镇1座、龙江乡2座、碧寨乡2座),完工率达18%。
2.农村无害化户厕改建推进情况。全县2019/2020年农村无害化户厕任务28254座。截至6月19日,累计完成11385座,其中:龙山镇任务4000座,累计完成1560座,综合完成率为39.00%;镇安镇任务3904座,累计完成1604座,综合完成率为41.09%;龙新乡任务3266座,累计完成1234座,综合完成率为37.78%;龙江乡任务2122座,累计完成944座,综合完成率为44.48%;腊勐镇任务2286座,累计完成891座,综合完成率为38.98%;碧寨乡任务2732座,累计完成1373座,综合完成率为50.26%;象达镇任务2768座,累计完成1300座,综合完成率为46.97%;平达乡任务2561座,累计完成1282座,综合完成率为50.06%;勐糯镇任务849座,累计完成888座,综合完成率为104.59%;木城乡任务796座,累计完成309座,综合完成率为38.82%。
(二)存在的问题
1.户厕改造进度缓慢。根据实地督查情况来看,目前完工、组织验收缓慢,全县完工11385座,完工率仅为45%。按照在6月15日前完成2019年改厕任务的要求,目前仅4个乡镇(象达镇、平达乡、勐糯镇、碧寨乡)完成,还有6个乡镇没有按期完成,任务数差1257座,其中:龙山镇未完成440座;龙新乡未完成332座;镇安镇未完成250座;腊勐镇未完成201座;龙江乡未完成28座;木城乡未完成89座。
2. 户厕改造完成进度不平衡。乡与乡、村与村在任务指标完成上存在不平衡,乡镇2019年任务指标数完成不足80%的有三个(龙山镇78%,龙新乡78.8%,木城乡77.6%);村(社区)2019年任务指标数完成滞后,如:象达镇朝阳社区未完成27座、木城乡乌木寨村未完成80座、镇安镇邦迈社区未完成95座。
3. 户厕改造填报数据上报不实。此次督查共随机对14个村(社区)157户进行了实地查看,存在现状与上报数据不符,如:象达镇芹菜塘村170座沪滇项目改造冲抵任务;碧寨乡梨树坪社区68座易地搬迁改造冲抵任务。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一是及时兑付资金。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有序推进改厕工作,尽快把2019年的资金兑付到农户手中。二是加大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建立县、乡、村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员体系,保证每村有2名以上改厕技术指导员,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指导员和农村改厕施工人员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指导员和施工人员,确保改厕质量,提高改厕满意率。三是进一步调动农户积极性。坚持示范引领,做到县有示范乡、乡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选择积极性高、群众信任、主动配合的带头人作为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推动者和示范户,组织村民学习改造经验,借鉴好的做法,提升群众改造意愿,形成以户带户、以村带村,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工作格局,整体推动“厕所革命”的全面展开。四是进一步激发群众自主改厕的内生动力。要进一步广泛宣传改厕的意义,扩大影响力,努力营造改厕的浓厚氛围,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要我改”到“我要改”转变。五是完善农村污水治理系统。要建立分类收集、合理设计、规范施工、应收尽收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体系。因地制宜,优选具有低碳节能、效果稳定的处理技术,推行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的技术治理模式,建立生态低碳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统。
二、活人墓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1. 活人墓专项整治情况。一是各乡镇均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殡葬管理工作的通知》(云政办发〔2019〕43号)要求,多次组织会议进行了传达学习,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的整治方案,对整治工作做了明确的安排部署,并对全县活人墓进行了摸排统计,全县存有活人墓4713冢,其中:火化区2980冢,非火化区1733冢。二是各乡镇、村(社区)均按要求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各挂包单位履行包保责任,共同开展了群众思想宣传动员和整治拆除工作。截至6月30日,全县累计拆除活人墓3237冢,其中:火化区内拆除2866冢,任务完成率96.17%;非火化区拆除371冢,任务完成率21.41%。龙山镇活人墓存量1485冢,其中:火化区812冢,拆除700冢,任务完成率86.21%;非火化区673冢,拆除68冢,任务完成率10.1%。镇安镇活人墓存量1014冢,其中:火化区604冢,拆除604冢,任务完成率100%;非火化区410冢,拆除232冢,任务完成率56.59%。龙新乡活人墓存量559冢,其中:火化区439冢,拆除439冢,任务完成率100%;非火化区120冢,拆除2冢,任务完成率1.67%。龙江乡活人墓存量650冢,其中:火化区293冢,拆除293冢,任务完成率100%;非火化区357冢,拆除26冢,任务完成率7.28%。腊勐镇活人墓存量267冢,全部为火化区,拆除267冢,任务完成率100%。碧寨乡活人墓存量127冢,全部为火化区,拆除127冢,任务完成率100%。象达镇活人墓存量431冢,其中:火化区357冢,拆除355冢,任务完成率99.44%;非火化区74冢,拆除33冢,任务完成率44.59%。平达乡活人墓存量151冢,其中:火化区52冢,拆除52冢,任务完成率100%;非火化区99冢,拆除10冢,任务完成率10.1%。勐糯镇活人墓存量29冢,全部为火化区,拆除29冢,任务完成率100%。木城乡活人墓已于2017年全部拆除。
2.单位包保拆除情况。初步统计全县公职人员修建的活人墓尚有122冢,公职人员直系亲属在火化区内修建的活人墓346冢。自5月28日县殡葬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召开活人墓拆除交办工作会后,各单位主要领导和具体责任人,进一步压实责任,单位干部职工主动自行拆除活人墓110冢,剩12冢;做通家人思想工作配合拆除活人墓323冢,剩23冢。
3.乡镇公墓建设推进情况。全县总体规划建设乡镇公墓23个,规划占地面积951.79亩,规划建设墓穴83000个,预计投入资金12386万元。目前,乡镇已建成公墓15个,正在筹建公墓8个,累计完成投资7100多万元,建成墓穴16700个、安装墓碑2752座。正在筹建的8个乡镇公墓中,除木城乡鱼塘垭口村级公墓因另行选址无法正常推进建设外,其他7个公墓4月底已完成征地工作,截至目前已全部正式开工建设。按照目前的工程建设进度,可满足11月1日后启动实施殡葬改革的44个村(社区)的基本安葬需求。
4. 公路沿线及景区景点坟墓统计情况。根据省政府领导到龙陵县调研时提出的要求,需对龙陵县城至邦腊掌、松山、镇安温泉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及邦腊掌、松山旅游景区规划范围内、镇安温泉周边的坟墓进行整治。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龙山镇、镇安镇、腊勐镇、龙新乡4个乡镇对上述范围各自辖区内的坟墓进行了统计。共有坟墓541冢,其中:单冢336冢,合冢205冢。
(二)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
1. 存在问题。一是龙山镇火化区活人墓存量大,情况复杂,底数摸排不精准,上报提供数据不及时,拆除进度缓慢。截至6月30日拆除700冢,剩150冢(含目前核增38冢)。二是部分单位包保责任落实不到位,单位干部职工未能在规定时限内主动自行拆除活人墓12冢;部分单位干部职工未能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未能在规定时限内拆除火化区内活人墓23冢。三是整体活人墓拆除质量不高,多数没有达到拆墓还林、还地标准,较为突出的乡镇有镇安镇、龙江乡、龙山镇、碧寨乡。四是部分村(社区)干部群众传统丧葬观念严重,抵触情绪大,拆除困难。白家寨村拆除44冢,剩1冢,龙山社区拆除140冢,剩27冢,白塔社区拆除99冢,剩70冢,云山社区拆除74冢,剩34冢,龙华社区拆除29冢,剩3冢,赧场社区拆除95冢,剩7冢,大坪子社区拆除74冢,剩5冢,杨梅山村拆除70冢,剩2冢,横山村拆除27冢,剩1冢,象达社区拆除37冢,剩1冢,朝阳社区拆除14冢,剩1冢。五是木城乡鱼塘垭口公墓因另行选址,尚未开工建设。
2. 工作建议。一是加大公墓筹融资力度,及时兑付公墓征地补偿款,各相关乡镇做好统筹,督促施工方加快施工建设进度。二是火化区范围内尚未拆除清零的乡镇、村(社区)要继续做好动员自行拆除和组织依法强制拆除工作,确保按时序进度全部拆除。三是做好非火化区范围内的活人墓拆除宣传动员引导工作,确保11月1日及时全部拆除。四是木城乡要统筹尽快做好相关村(社区)公墓建设前期相关工作,早日开工建设。五是加大殡葬改革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基层红白理事会的作用,进一步革除丧葬陋习,切实减轻群众负担,让生态、节俭、文明治丧之风深入人心。
龙陵县人民政府督查室
2020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