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42-5-/2011-122900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日期 | 2011-12-29 |
文号 | 浏览量 |
——2011年12月24日在龙陵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理县长 赵国良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县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桥头堡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重民生、保稳定、促和谐,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全年预计实现县内生产总值3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5.1%;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1.37亿元、14.5亿元、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22.2%、14.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3.7:38.1:28.2调整为32.6:41.6:2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亿元,比上年增长20%;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控制在10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94元,比上年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4044元,比上年增长19.8%。一般贸易出口总额3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3.3%。
(一)产业培植成效明显,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持之以恒抓产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年预计实现农业产值17.55亿元,比上年增长8.5%。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连续四年增长,达12.1万吨,比上年增长9.7%。传统产业巩固提升。甘蔗保有面积13万亩,实现产量36万吨,农业产值1.51亿元,比上年增长44.5%;新植名优有机茶1000亩,低改21000亩,生产干茶6204吨,实现产值0.79亿元,比上年增长7.3%;新植核桃4万亩,总面积达43.2万亩;实现肉类总产量2.51万吨,畜牧业产值6.0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9%、27.3%。“两烟”产业取得突破。种植烤烟5.36万亩,收购烟叶13.38万担,产值1.21亿元,比上年增长44.4%;种植香料烟1.11万亩,收购烟叶3.41万担,产值0.26亿元。特色产业优势凸显。石斛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植89.5万平方米,总面积达173.5万平方米,实现产量600吨,产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倍;新植油茶10.7万亩,总面积达15.8万亩;完成草果中耕抚育5万亩,实现产量700吨,产值0.26亿元,比上年增长1.7%。品牌打造步伐加快。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石斛产业发展论坛,中国中药协会授予龙陵“中国紫皮石斛之乡”称号,“龙陵紫皮石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国家工商总局批准;龙陵黄山羊入选“云南六大名畜”。
(二)规模企业提质增效,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围绕主动协调、高效便捷,矢志不渝抓服务,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全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7.5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工业增加值10.7亿元,比上年增长20.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完成总产值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3.5%。龙山、兴鑫、顺康工业硅冶炼炉完成技改并投产,龙川江等壳电站一号机组建成并网发电;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生产工业硅7.5万吨、硅铁2.1万吨、电锌1.6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7.3%、13.1%和2.5%;发电13亿度,比上年增长31.6%。黄龙玉产业链有效延伸,实现产值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倍。完善工业园区功能,搭建引企入园平台,新增入园企业3户,园区企业累计达22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5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协议引资16.9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2.57亿元,比上年增长33.6%。非公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全县非公企业达6620户,实现销售收入14.6亿元,完成增加值3.1亿元。工业节能降耗和资源再利用工作再上新水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71%。
(三)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围绕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把握政策抓机遇,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全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2亿元,比上年增长30.4%。汇合公司日产2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永昌硅业电炉余热发电、永昌铅锌矿山深部资源接替工程等项目进展顺利,累计完成工业投资9.4亿元,比上年增长65.6%。等壳电站、公养河三级电站、龙陵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项目推进有序,累计完成能源投资2.1亿元。县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县城道路改造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实施,凤凰城、珠宝城、凯龙城等房地产开发项目扎实推进,累计完成市政及房地产投资12.3亿元,比上年增长2.6倍。段家坝至木城隔界洼公路改造顺利完成,保腾高速公路、龙腾二级公路等项目有序推进,累计完成交通投资6.4亿元。平达中学校舍改造、县医院住院楼等社会事业项目顺利推进,累计完成投资5亿元,比上年增长61.3%。三岔河水库、熊洞水库、苏帕河象达段治理等项目加快推进,清水河等四座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顺利实施,兴边富民、兴地睦边、中低产田地改造、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扎实推进,累计完成农业农村投资9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倍。
(四)旅游项目有序推进,城市形象显著提升
围绕打造品牌、提升内涵,着眼长远搞建设,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黄龙玉产业培育初见成效。黄龙玉进入《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龙陵黄龙玉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启用。黄龙玉公盘交易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成功举办第二届“玉满乾”杯龙陵黄龙玉雕刻大赛、第四届中国龙陵黄龙玉高峰论坛。雕刻人才培养成效明显,6名龙陵黄龙玉雕刻师被评为云南玉雕大师。邦腊掌一期提升改造项目顺利推进。松山旅游开发步伐加快。《松山抗战遗址保护和开发规划》通过评审,松山旅游小镇启动建设,开展了征地拆迁、阵亡将士纪念碑建设等前期工作。城镇建设有序推进。按照“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要求,启动县城及乡镇集镇总规和土地利用总规修编工作。村庄规划扎实开展,共完成68个行政村、427个自然村的规划编制工作。玉龙商务酒店建成投入运营,凯龙五星级、宏程三星级酒店正在抓紧建设。城市管理逐步规范。成立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行环卫分片负责制和绿化养护承包经营制,全面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新增城镇人口3000人,达5.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21.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五)财政收入大幅增长,金融信贷运行良好
围绕广辟财源、增收节支,立足发展打基础,财政收入实现较大增长。全年预计实现财政总收入4.17亿元,比年初预算增收5837万元,比上年增收1.05亿元,增长33.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亿元,比年初预算增收1566万元,比上年增收3999万元,增长24.9%。全年预计完成财政总支出13.29亿元,比上年增支9540万元,增长7.7%,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1.32亿元,比年初预算增支3.79亿元,比上年增支8316万元,增长7.9%。金融机构在扶持“三农”和重点企业、黄龙玉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发放“贷免扶补”创业贷款1875户、8093万元,发放小额贴息贷款1978户、5462万元,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223人、贷款1047万元,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3户、贷款345万元。预计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1.7亿元和26.7亿元,均比年初增长20%。
(六)民生保障有效落实,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围绕以人为本、惠及民生,集中力量解民忧,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出台《加快全县教育改革发展意见》及促进教育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顺利通过省、市教育督导评估;加大投入力度,幼儿教育、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职工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体系不断完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预计2011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8.9万人。就业保障有力,开发就业岗位2186个,实现就业16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3%。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综合参保率达93%。城乡低保提标扩面,享受城市低保5330人、农村低保61892人。县城中心敬老院及龙江、平达、木城敬老院建成投入使用,集中供养95人。救灾救济工作扎实开展,认真做好盈江“3·10”地震和腾冲“6·20”“8·09”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共下拨救灾资金364.2万元。民族民间文化进一步繁荣,“欢乐乡村大家乐”等活动深入开展,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学生运动会和第二届老年人体育健身运动会。县级综合档案馆项目开工建设。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正式启动。2010年20套保障性住房竣工并入住,2011年2400户农村危房改造、49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顺利。投入各类扶贫资金6980万元,解决0.6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PRCDP项目顺利实施完毕。扎实开展水库移民安置及后期扶持工作,妥善处理移民遗留问题。科技宣传及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科普知识普及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龙陵县生态县建设规划》通过省级论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促进了民族地区和谐稳定。老龄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老体协等老龄团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残疾人事业不断进步,龙陵籍运动员在全国第八届残运会上荣获4枚金牌、2枚铜牌。接待、外事、侨务、气象、史志、双拥、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卓有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七)和谐构建深入推进,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围绕改革创新、依法行政,齐心协力促和谐,政府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加强林权服务管理,办理林权资产抵押及森林资源流转85件。全面完成草原家庭承包确权发证工作,共涉及农户15382户,兑现奖补资金188.77万元。积极抓好城市供水体制改革,完成兴源水业公司资产回购,组建了润民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全面推行“零户统管”、部门预算等制度,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综合改革成果。继续推进以校长公选、教师全员聘任和绩效工资为主的教育“三制”改革,文化、医药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稳步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有序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有效处置“6·10”安全生产事故。全面加强食品安全整治,杜绝了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和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蹲点和部门联村入户活动,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全年调处矛盾纠纷2427件,调处成功率97%。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认真落实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推进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严格依法行政。民主法制工作成效显著,普法宣传深入开展,干部群众学法守法观念进一步增强。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政府亲民、爱民、为民形象进一步提升。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加大行政监察和督促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对21名乡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离任审计,全年完成财政预算执行、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53项。扎实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顺利完成全县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的清理、登记、核实等工作。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1件、议案1件,政协委员提案66件。进一步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沟通联系,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实践证明,龙陵发展取得的每一点成就,城乡发生的每一点变化,群众得到的每一点实惠,都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委统揽全局、创新思路、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加强监督、积极支持、大力帮助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克时艰、顽强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驻龙各单位、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帮助龙陵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龙陵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具体表现为: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农业基础不牢,工业产业结构单一,文化旅游产业层次较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财政自给能力低,推动经济跨越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民持续增收基础不牢,特别是随着国家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全县贫困人口随之增加到15.59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60%,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发挥区位优势与落实桥头堡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形势严峻,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干部工作作风、行政执法能力、决策执行能力、服务协调能力、思想解放程度以及责任意识、赶超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要正视差距、破解难题、群策群力、奋力拼搏,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信任。
二、乘势而上,奋力跨越,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做好2012年的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对推进桥头堡建设、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战略、实现“十二五”富民强县、奋力赶超、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分析国内外形势,我们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国内外发展环境总体有利于我们更好更快发展。从不利因素看:一是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仍在持续,发达国家经济增速下滑,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上升,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二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三是国家对信贷、房地产等的宏观调控还将持续,我们面临着资金筹措困难、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的矛盾。从有利因素看:一是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桥头堡建设全面启动实施,龙陵从开放末梢变为前沿,为充分发挥我县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创造了条件;国家继续扩大内需并加大西部大开发力度,强化对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实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为我们实现跨越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二是具备了良好发展环境。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扩大内需,优化投资结构,加大“三农”投入;云南实施“两强一堡”战略和“四个翻番、两个倍增”计划,保山实施“六大战略”、推进“四化五加强”建设、争当桥头堡建设排头兵,跨越发展的环境初步形成,促进发展的政策将陆续出台,为我们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破解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凝聚了强大发展动力。通过近些年的不懈努力,我县产业基础、软硬件环境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要素聚集和释放效应逐步显现,全县人民谋发展、促发展、快发展的热情高涨,为我们在新一轮发展周期中抢占先机、后发赶超提供了有力保障。对此,我们必须立足基本县情、紧扣现实县情、着眼发展县情,顺势而谋、乘势而上,立志赶超、奋力跨越,增强发展信心,优化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措施,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开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根据县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201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桥头堡建设机遇,深入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文化旅游名县、科教兴县”四大战略,加快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文化旅游产业化”四化工程,全力构建“壮大产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加强党的建设”六大支撑体系,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主要目标建议为:县内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4%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5%以上,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6%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以下。
围绕上述目标,突出跨越发展,2012年重点抓好以下9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产业培植,拓展农业跨越发展新空间
坚持强化“三农”工作不放松,继续把着力点放在产业培植上,依靠科技增效益,力争实现农业产值19亿元。以提高单产为重点,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43万亩,实现总产量12万吨。以良种推广和吨糖田建设为重点,稳定甘蔗面积13万亩,实现产量40万吨,实现农业产值1.68亿元。进一步挖掘“两烟”产业发展空间,举全力完成烤烟种植面积8.5万亩、收购烟叶18万担,种植晾晒烟1.3万亩、收购烟叶4万担的目标,实现“两烟”产值2亿元。稳定茶园面积10万亩,实施低产茶园改造2万亩,新植名优有机茶1000亩,巩固提升幼龄茶园1000亩,实现茶叶总产量6500吨、产值8300万元。新植油茶5万亩、核桃2万亩,着力抓好核桃、油茶、草果中耕抚育管理,实现核桃产量1500吨、产值5200万元,草果产量1000吨、产值3900万元。大力发展石斛产业,新植石斛80万平方米,总面积达250万平方米以上。积极引导重楼等产业发展。稳步推进绿化造林,完成中低产林改造5万亩,新建工业原料林1万亩。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100%,猪、牛、羊、禽疫病死亡率分别控制在3%、1.5%、2%、6%以内;着力培育优质肉猪、肉牛、黄山羊和禽类产品养殖小区,推动畜牧业加快升级,实现肉类总产2.55万吨,畜牧业产值6.2亿元。以提高品质、建设品牌为核心,加强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有序发展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农产品经纪人。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三岔河、熊洞水库建设,抓实段家坝、勐堆水库前期工作,推进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进一步实施好以工代赈、兴地睦边、整乡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沼气池和人饮安全工程等项目,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二)提高工业产能,挖掘工业跨越发展新潜力
壮大工业优势产业,优化提升重工业,加快发展轻工业,以延伸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为方向,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43.5亿元、增加值12.5亿元。把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作为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完成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全面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道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吸引更多企业入园发展,力争新增入园企业3户,达25户,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元。继续抓好工业产品促销,加强油、电等生产要素的协调供给,完善县级领导干部挂钩重点工业企业项目制度,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有效防范和化解工业运行风险。继续实施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突破和重大项目拉动战略,积极促成汇合公司日产2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建成试生产,加快实施永昌硅业产能翻番、永昌铅锌矿山深部资源接替、永年公司太阳能级多晶硅等项目,拉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加快石斛研究所建设,提高石斛种植加工关键技术研发水平,引进龙头企业做好石斛产品精深加工。全面提高工业产能,重点提高永昌铅锌、永昌硅业等企业产能利用率,力争工业硅产量达到9万吨、电锌1.6万吨、硅铁2万吨、发电量16.5亿度。落实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税费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鼓励走“专、精、特、新”的路子。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激活民间投资,逐步提高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县内生产总值比重。
(三)推进旅游开发,力促三产跨越发展新突破
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名县”战略,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以旅游业为引领,带动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力争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0.4亿元。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进一步加大黄龙玉矿山整治工作力度,强化黄龙玉基础研究,完成黄龙玉国家标准的制定,努力争取进入《珠宝玉石鉴定》国家标准;加强“龙陵黄龙玉雕”商标的管理使用、宣传推介,规范黄龙玉产品检验工作,提升品牌效应,不断延伸产业链;加强玉雕人才培养,引进、培育规模企业,逐步实现由原材料交易向精深加工转化,加快建设“中国最大的黄龙玉加工集散地”,真正把黄龙玉打造成滇西旅游“购”的重要组成要素。加强协调、服务,全面推进邦腊掌温泉旅游开发,督促邦腊掌公司按时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并投入运营,协助公司启动二、三期工程等前期工作;统筹开发县内温泉资源,提升龙陵旅游吸引力,跻身滇西旅游“住”的重要目的地。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积极引进和培育文化旅游企业,加快松山旅游小镇、松山及县城区抗战遗址旅游开发建设步伐,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良性互动,跻身滇西旅游“游”的重要节点。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市场,大力发展农家游,继续在邦腊掌景区、松山、蚌渺湖周边培育有特色的农家乐、农家旅馆、休闲山庄;继续做好旅游市场营销工作,提升县内举办的各种节会内涵,加快开发休闲、娱乐等产业,积极拓展游客市场及客源,跻身滇西旅游“娱”的黄金路线。加快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努力推进旅游产业“行”、“食”等各要素有较大提升。力争接待游客76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3亿元以上。以现代物流、商贸、金融等为重点,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四)强化投资拉动,激活经济增长新动力
继续抢抓机遇,坚持以重大项目为引领,打破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瓶颈,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3亿元。坚持把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建设责任化、责任落实具体化作为根本方法,强化重点工作和项目工作。建立和完善项目前期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汇报、衔接和沟通,拓展项目争取的层面和效果,促使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市规划盘子;进一步落实县级领导挂钩重点项目制度,加强协调服务和督促管理,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在加快220千伏龙陵输变电工程及中缅输油气管道龙陵段建设的同时,开工建设公养河四级电站、勐梅河三级电站、碧寨电站、岔河电站、勐外坝河一二级电站、县城天然气利用工程及平达、河头、象达35千伏变电站改造工程,完成能源投资4亿元。切实抓好永昌硅业产能翻番、永昌铅锌矿山深部资源接替等项目,力争完成工业投资10.01亿元。积极支持大瑞铁路、龙瑞高速公路、保腾高速公路建设,抓好龙腾二级公路龙陵段建设扫尾工程,开工建设三江口至芒市交界边防公路改造及83公里通村通畅工程等项目,积极做好320国道县城过境段改道、黄草坝至勐糯二级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完成交通投资13.35亿元。抓好兴边富民、农业综合开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力争完成农业农村投资7.02亿元。加快邦腊掌、松山旅游开发和凯龙假日大酒店、宏程商务酒店、黄龙玉博物馆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力争完成文化旅游投资5.95亿元。加快珠宝城、凯龙城等房地产项目建设步伐,开工建设玉山苑、黄龙玉都,切实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县城供水管网改造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县城金溪路、龙华路西段、东坡路、市场路建设和东南片区新农村建设土地收储整治项目,力争完成房地产、环保及市政投资12.82亿元。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学前教育试点工程等项目,全力推进县级综合档案馆、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力争完成社会事业及其他投资2.15亿元。
(五)加大建管力度,打造文明城镇新形象
以改善市政基础设施为重点,以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为主线,全面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强力推进县城和集镇管理工作,加快建设国际大通道上重要的旅游、商贸、绿色城市,力争城镇化水平达到23%。按照“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要求,统筹做好县城总规及乡镇集镇总规修编工作,完成全县村庄规划编制。实施龙玉大道、玉缘路、玉缘广场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龙华路中段、沿山路等道路改造工程,推进广林坡等片区征地拆迁工作。深入开展“龙陵是我家,管理靠大家”、“争做文明市民,争创文明城市”等主题活动,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治理乱丢乱倒垃圾问题;加大违法违章建筑整治力度,坚决制止私搭乱建行为;继续加强流动摊点的清理和整顿,引导规范其入市、入店经营;推行公共停车泊位有偿使用制度,加大对违章停车和占用人行道行为的巡查力度,切实规范城市交通秩序;加大对破坏城市公共设施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惩违法当事人;全面推行城市保洁、绿化分片承包及环卫履约保证金制度,加大县城园林管理力度,争创省级园林城市,不断提升城市形象,营造生态洁净、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六)深化改革开放,增添经济发展新力量
把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结合起来,坚持用改革的思路破解难题,用创新的举措寻求突破,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巩固县乡政府机构改革成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建立健全并深入推进并联并行审批、限时办结等制度,提升行政效能。巩固提升农村综合改革成果,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和财政绩效管理,建立更加规范完善的财政保障机制。严格落实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要求,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聚集。继续推进教育“三制”改革,实现教育资源总量扩张、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协调发展。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完善县城供水和污水、垃圾处理体系建设。强化开放合作意识,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健全招商引资服务体系,加大以商引商、园区招商、联合招商力度。加强对已落户项目的跟踪服务,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力争在重点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4亿元以上。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培植区域板块经济,优化城乡发展布局,加快建设以县城为中心的环城经济圈、以等养口岸为窗口的沿边沿江开放经济带、以“231”省道为纽带的中部经济带。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支持企业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加强与缅甸和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拓展区域合作领域。力争实现一般贸易出口总额350万美元。
(七)强化税收征管,提升财政保障新水平
加大财源培植力度,推动新项目投产达效,培育新兴财源和后续财源。紧紧抓住市场回升机遇,提高工业产能利用率,尤其是提高工业硅、电锌、硅铁、发电量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夯实税收增长基础。加大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力度,突出工业、投资等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的监管,促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力争完成财政收入4.8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亿元。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政府的统筹调控能力,确保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建设以及保障民生的资金需求。切实加强资金监管,杜绝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等现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更加重视和支持金融工作,继续完善政府、银行和企业沟通协调机制,拓宽信贷支持领域,促进中小企业信贷合理增长,提高金融对重点项目、中小企业和群众自主创业的支持服务力度。扩大支农贷款覆盖面,提高农业基础设施贷款占涉农贷款的比重,提升金融对“三农”的服务水平,增强发展活力,力争2012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均增长20%以上。
(八)坚持统筹协调,开创社会事业新局面
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在勐糯镇实施小学一镇一校试点建设;加快实施中西部农村初级中学校舍改造、中小学校舍安全等工程,力争排危4.2万平方米、新建7.7万平方米;全面实施“教师和校长素质提高工程”,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年内完成教师培训800人次;加快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发展,巩固提高“两基”水平,扎实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力争高考一本上线率达8%,二本上线率达38%,分别比上年增长3.4%、3.9%;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争取申报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加大卫生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强化对外交流与合作,逐步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加强乡村医疗机构管理,稳定乡村医技人员队伍,增强医务人员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补偿报销比例,努力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加大疾病预防控制力度,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快乡级计生服务网络建设,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进程,提高计生优质服务水平。全面实施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功能,力争实现村级综合文化室全覆盖;继续开展“欢乐乡村大家乐”活动,积极组团参加全市第三届体育运动会;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注重挖掘、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全面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继续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6000户。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继续实施公益林管护、封山育林等生态建设工程;强化环境监测,严把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关,深化重点行业污染治理,严厉打击破坏和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切实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支持企业走科技自主创新之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加大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力度,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促进统计、移民、地震、外事、侨务、档案、气象、人防、民兵、预备役、史志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九)改善民生福利,谱写社会和谐新篇章
努力扩大就业规模。充分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作为工作重点,加快非公经济组织岗位开发,努力做好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大力实施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完善政策扶持、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综合创业配套机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全年计划开发就业岗位2100个,新增就业1600人。进一步把劳动力输出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全年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5000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6万人次。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制度,抓好县级救灾应急中心建设。重视发展老龄事业,丰富老年人业余文化生活,完成碧寨、象达、镇安敬老院建设,落实好老干部“两个待遇”。继续深入实施“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战略,加大对困难群体的产业引导和扶持力度,力争解决0.6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继续抓好2011年农村危房改造及保障性住房建设,统筹做好2012年保障性住房项目申报及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继续开展残疾人教育、康复、扶贫、维权等工作。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和边境安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提高社会治安管控水平。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大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排查调处力度,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保障能力建设,突出抓好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部门联动、信息共享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和谐社会建设,营造团结互助的邻里关系,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高度重视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三、励精图治,执政为民,深入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做好2012年的各项工作,县人民政府肩负着重要责任。我们要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坚决反思和克服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落实不力、作风漂浮、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问题,继续深入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一)以更加过硬的本领造福于民
围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政府,以中央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市委、县委开展“三查三看”、“四比四促”教育为契机,把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树立高原情怀、倡导大山精神与学习杨善洲精神、郑垧靖先进事迹结合起来,加强公务员思想道德与业务能力建设,严格教育、监督和管理。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着力解放思想、提振信心,强化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机遇意识、效率意识和忧患意识,真正做到牢记使命担重任、满怀激情抓发展、毫不懈怠干实事,努力造就一支推动跨越发展有激情、有能力、有办法和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以更加过硬的本领为各族群众谋福祉。
(二)以更加规范的行为执政为民
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快建立职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系。继续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全力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责任主体,继续推进城市管理领域行政处罚相对集中和综合执法工作。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工作,从源头上预防不当行政。严格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政府议事决策制度,不断提高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
(三)以更加便捷的效能服务于民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规范政府职能定位,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推进县政务服务中心规范管理、拓展功能,开展“服务受理零推脱、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非议、服务对象零投诉”创建活动,着力优化政务环境。建立县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加快乡镇便民服务站、村级为民服务代办点建设。强化政务公开,继续推进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常态化建设,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四)以更加扎实的作风勤政为民
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教育,实施好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三深入”活动,全面落实群众工作制度,继续开展领导干部蹲点和部门联村入户活动。责任意味着担当,全县政府系统一定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狠抓各项工作的推进力度和推进速度,做到明确目标抓落实、突出重点抓落实、创新举措抓落实、强化责任抓落实、提高能力抓落实、严格督查抓落实、完善考核抓落实、健全奖罚抓落实、树立导向抓落实、改进作风抓落实。坚持重实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力戒推诿扯皮、弄虚作假,真正把心思用到干事创业上、把功夫下到体察民情上、把业绩体现到推动发展上。
(五)以更加廉洁的形象取信于民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深入落实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制度,坚决抓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严肃查处腐败行为。牢记“两个务必”,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奢靡享乐,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加强纠风治乱,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艰辛铸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实现2012年的各项目标任务,需要我们同心同德、同力同向;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需要我们勇挑重担、勇往直前。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勇敢应对各种挑战,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奋力赶超,为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新龙陵而不懈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