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86-3/20240809-0000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龙新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乡镇文件 | 发布日期 | 2024-06-12 |
文号 | 浏览量 |
各村、乡直各单位:
经乡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印发《龙新乡中学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试行)》,请各村及相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龙新乡人民政府
2024年3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龙新乡中学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试行)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保山市委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保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保发〔2021〕14号)、《保山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计划》(保政发〔2021〕25号)、《龙陵县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计划》(龙办发〔2022〕52号)文件精神,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辐射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优质均衡发展为宗旨,以创新管理体制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先易后难,逐步适应,科学统筹全乡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努力让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校基本情况
龙陵县龙新乡现有两所初级中学,即龙陵县龙新初级中学、龙陵县勐冒初级中学,两校相距6公里。龙新中学占地面积68666㎡,校舍建筑面积18737㎡,辐射8个村社区,现有教职工62人,学生1000人(七年级356人,八年级348人,九年级296人),其中女生422人,住校生987人,根据现有校舍最大可容纳学生1050人;勐冒中学占地面积15117㎡,校舍建筑面积7036㎡,辐射3个村社区,现有教职工35人,学生465人(七年级126人,八年级148人,九年级191人),其中女生225,住校生436人,根据现有校舍最大可容纳学生500人。根据全乡小学现有学生测算,未来六年可招收七年级新生数为:2024年488人,2025年535人,2026年486人,2027年467人,2028年413人,2029年393人。
三、组织机构
为顺利实现龙新乡中学集团化办学,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姚茂金 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饶秀明 乡党委副书记、乡人民政府乡长
杨启洪 乡党委委员、乡人大主席
成 员:杨应从 乡中心校党总支书记
杨正邦 乡中心学校校长
杨进琦 龙新初级中学校长
尹宇鹏 勐冒初级中学校长
张东华 黄草坝村总支书记
杜荣保 勐冒村总支书记
杨春艳 大硝河村党总支书记
孙济泽 乡党委副书记、绕廊村党总支书记
赵国朝 雪山村党总支书记
杨芹归 菜子地村党总支书记
匡大平 黑山村党总支书记
苏会美 茄子山村党总支书记
高华英 荆竹坪村党总支书记
段兴虎 蚌渺村党总支书记
王有福 龙新村党总支书记
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乡中心学校,由杨应从同志任办公室主任,杨正邦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主要负责规划、组织、协调、实施、管理集团化办学工作。
四、工作目标
近年来勐冒中学教学质量下滑,生源因外流严重、出生率下降而逐年减少,2023年9月涉及新招学生外流100人左右(含辐射校区小学就外流的20多人),当地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偏低。因此,决定对龙新中学、勐冒中学进行整合,成立龙新乡中学教育集团,名称沿用龙陵县龙新初级中学。实施集团化办学,将龙陵县龙新初级中学、龙陵县勐冒初级中学2所学校组建成龙新中学教育集团,设立龙新乡中学教育集团龙新校区、勐冒校区,形成一校两区总格局,其中勐冒校区实施七年级的教育,龙新校区实施八、九年级的教育。通过实施集团化办学,破解家长择校难题,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五、工作原则
(一)坚持均衡发展。通过集团化办学,统筹整合领导班子力量、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实现校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坚持共享发展。发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两个校区实行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成果共享,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以强带弱、以优促强,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学生和家庭。
(三)坚持内涵发展。通过优质学校办学理念,辐射、整合两校优势,增强团队力量,逐步实现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全面提升,加强集团学校内涵建设,提升教书育人品质。
六、实施办法
龙新中学教育集团运行管理理念:实行“七个统一”,即“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师资调配,统一招生办法,统一课程设置,统一开展活动,统一教师考核,统一财务支配”。
(一)统一管理制度
1.制订集团章程。教育集团负责制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规章、政策要求的集团章程,作为统领集团管理和实施办学行为的纲领文件。章程从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内部管理、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师生管理和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对集团成员的权利义务作出明确规定,明确教育集团和成员校的关系、权责和界限等。章程在广泛征求成员校意见的基础上,报龙陵县教育体育局核准和备案。
2.组建集团领导班子。集团设党支部1个,党支部设支部书记1名,专职副书记或党建业务员1名;集团设校长1名,副校长4名,其中,常务副校长1名,安全德育副校长1名,教学副校长1名,总务副校长1名;集团设教导主任1名,设七、八、九年级年级组长各1名。勐冒校区实行年级组长全面负责制,统筹校区各项工作,服从集团的全面领导。组织架构和运行严格按照中共龙陵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文件(龙委教组〔2023〕2号),《龙陵县关于全面建设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工作方案》及相关规定执行。
3.定期会商议事。每学年开学前,集团书记、校长负责召集集团领导班子进行会商,研究制定学年度集团工作计划和目标,每半月召开集团工作例会,商议学校管理、教学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
4.统一学校管理运行机制。集团领导班子在充分听取意见、认真论证的基础上,建立两个校区统一学校管理制度体系。统一作息时间,以利于统一开展生生互动、师师互动和教研联动。统一教学进度,以利于落实教师的相互听课和教学质量监测。统一教学常规,统一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统一进行教学常规的月检和期末考评。统一质量监控,统一安排阶段测试、期末考试、交叉评卷和统一分析,确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统一师资调配
教育集团在编制总额内统一申报新进教师;根据各校区工作实际需要,在集团学校范围内和中小学之间统一调配原有教师,整合师资余缺、强弱互补。
1.实行教师聘任管理。每学年在安排年级教师时,应在县教体局和乡党委、乡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成立领导小组,将两个校区的教师和新招考的教师全部打散重新整合,在集团领导下由九年级组优先聘任年级组教师,其次由八年级组聘任,最后由七年级组聘任,保证两个校区各年级教师的均衡,允许原来两校能力不足的教职工落聘,落聘教职工控制在6%以内,落聘教职工由乡中心学校统一调配或转岗,不足教师从全乡小学、新分教师和调入教师中选聘。
2.建立健全交流机制。推行集团内领导定期交流,紧缺学科教师跨校走教,优秀教师跨校支教等举措,盘活集团师资。
(三)统一招生办法
集团学校校长对各校区招生工作负总责,负责招生工作的具体实施。招生办法由集团统一制定,全乡每年计划招收10至12个班,招收学生500—600人,每年新招七年级到勐冒校区就读,新晋八年级及新晋九年级到龙新校区就读,各年级学生全部打散按区域按成绩重新分班。
(四)统一课程设置
统一开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两个校区使用同一套课程表。集中集团力量开发校本课程,统一实施校本课程。努力做到“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五)统一开展各项活动
根据集团的工作计划和校历,两个校区统一开展教学教研、德育安全、团队、社会实践等活动。集团每学期要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并督促各分校严格按照活动计划开展各项活动。通过班主任论坛、联合教科研、线上交流、主题讲座、统一联测联评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优质特色课程资源、教学资源、教师培训研修和教科研成果的共享。
(六)统一考核机制
集团内老师采用统一考核办法。统一制定教育集团的绩效考核方案、教学常规考核方案、职称推荐考核方案、教职工年度考核方案等,每年按统一的方案对集团全体教职工进行考核。同时,实行集团内捆绑考核,集团考核结果与管理团队绩效、评先评优等方面挂钩,发挥挂钩考核激励引领作用,推动集团各成员校协调健康发展。
(七)统一财物管理
集团内财务由集团校长负责。两个校区不独立核算,统一调配。根据相关要求与规定制定两校区预算计划。集团学校建立完善的财务、资产、采购、维修等管理制度。集团学校根据各校区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状况,为各校区统一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设施设备。
七、工作步骤
(一)调研准备阶段(2024年4月)
成立集团化办学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龙新中学教育集团办学实施方案。
(二)宣传发动阶段(2024年5月、6月)
1.统一思想,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2.加强与相关部门、社区、家长的联系,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三)组建阶段(2024年7月)
1.成立龙新中学教育集团,配齐集团学校及校区领导班子、中层干部。
2.做好各校区现有师资的摸底工作,为师资调配打好基础。
(四)实施阶段(2024年8月)
严格落实“七个统一”,通过1—2年集团化办学管理,初步形成稳定的集团化管理运行机制,促进两校区优质均衡发展、教育质量全面提质。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项工作要在领导小组统筹下一体推进,坚决把讲政治、顾大局体现在集团化办学工作推进全过程,杜绝出现推诿扯皮、不服从安排、不服从管理现象。
(二)加大扶持力度。在财务上对教育集团给予必要的支持。赋予教育集团必要的办学自主权、内部管理权、教师聘用优先权。
(三)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加大集团化办学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龙新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加强协调配合。各村社区在乡党委、乡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配合集团办学。在招生入学,控辍保学等方面尽属地管理责任,积极沟通协调,乡、村、校形成联动,密切配合,保障生源的稳定,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五)强化责任追究。龙新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将学校贯彻执行集团化办学情况作为教育集团和学校领导班子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教育集团或学校班子内部不团结而严重影响工作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必要时对班子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