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56-4-/2022-090800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财政局 |
公开目录 | 发展规划 | 发布日期 | 2022-09-08 |
文号 | 浏览量 |
前 言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根据龙陵县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思路,为充分发挥财政在调控经济、配置资源和收入分配中的职能,结合龙陵县财政实际,在对全县“十三五”期间财政工作经验教训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经过调研论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财政工作运行情况
(一)财政收入总体平稳,综合财力明显提升
2020年,完成财政总收入98922万元,同比增收6650万元,增长7.2%;比2016年财政总收入84612万元增收14310万元,增幅达16.9%,“十三五”年均增长4.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335万元,同比减收5936万元,下降9.1%;比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704万元增收5631万元,增幅达10.5%,“十三五”年均增长4.1%;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0540万元,同比增长55.15%;比2016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818万元增收32722万元,增长4.19倍,“十三五”年均增长41.4%。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日趋规范,累计纳入一般公共预算118393万元,在反腐倡廉、源头治理和弥补预算内财力不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1247万元,其中税收收入累计完成186159万元,占比61.8%;非税收入累计完成118393万元,占比39.3%,收入质量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累计争取上级无偿补助资金1088132万元,年均增长5.4%。
(二)财政支出结构优化,保障能力总体提升
2020年末,完成财政总支出424956万元,同比增支76629万元,增长22%,比2016年财政总支出267178万元增支157778万元,增幅达59.1%,“十三五”年均增长1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6375万元,同比减支18631万元,下降5.7%,比201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5173万元增支51202万元,增幅达20.1%,“十三五”年均增长6.2%;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18578万元,同比增支95305万元,增长4.1倍,比2016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693万元增支109885万元,增长12.6倍,“十三五”年均增长51.8%。财政保障能力总体提升,支出结构逐步优化,五年来,全县民生支出累计完成支出1158717.0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6%。
“十三五”期间,完成农林水事务支出28270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2303万元;教育支出269322万元;医疗卫生及计划生育支出162409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4994万元;节能环保支出27248万元;公共安全事务支出56376万元。
(三)财政改革全面推进,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1﹒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深入贯彻《预算法》,实行全口径预算编制,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预算执行严控新增当年支出政策,落实收入预算由约束性转为预期性的要求,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机制,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实施完善系统预设监控规则,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深入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打造“阳光财政”。督促全县10个乡(镇)、55个预算部门完成各年度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工作。
2﹒积极推进绩效评价“扩面增量”。按照“政府领导、财政牵头、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县级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有关管理办法、评价指标和方法体系。研究制定了龙陵县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及考评办法、细则,坚持“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加强资金管理,完善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完成了2020年财政扶贫绩效动态管理。2020年6月,组织各部门对2019年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部门整体自评,县级财政重点对县级安排的项目进行了再评价,除涉密单位,所有评价信息进行了公开。
3﹒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深入推进公务卡结算制度和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规范全县财政收支和公务支出管理,2016年8月全面启动“乡镇一体化财政信息管理系统”,切实加强乡(镇)对财政改革“新常态”的适应性,实行公务卡结算单位251家,累计办理公务卡3377张。截至2019年12月末,龙陵县累计办理公务卡5367张,通过公务卡累计还款额3236万元。积极开展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上线工作。制定了《龙陵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实施方案》,对人民银行、代理银行、预算单位、财政四方的建设工作任务进行了明确。2017年10月26日,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正式上线运行,第一批上线的20个预算单位实现了财政支付电子化“全业务覆盖”“全机构上线”,2018年实现县、乡两级共133个预算单位全覆盖,2019年1—12月,纳入改革的财政资金总量为3209000000万元,占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90.2%。
4﹒落实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规定取消、免征、降低、停征的10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和中央、省、市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2016年以来对30余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给予取消或降低标准执行,同时调整服务事项、联席商定价格、实施社保费缓缴等规范收费行为,全力推进降成本工作,2019年为企业累计减税降费11494万元(其中减税8540万元,降费2954万元)。
5﹒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严格做好采购资金监管,实行“采管分离、管办分离,部门监管、行政监察”的原则,整合现有分散交易平台,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监管机制,规范交易行为,打造公平诚信的阳光政府采购交易平台。“十三五”以来,完成货物、服务、工程等采购审批和监管3313批次,实际完成采购金额40415.13万元,节约资金2003.24万元,综合节约率4.75%。
6﹒建立完善城乡贫困医疗兜底保障制度。根据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要求,积极推进按季审批与“一站式”救助同步运行,有效的提高了城乡贫困医疗救助兜底保障效率。
7﹒规范债务管理。“十三五”期间,龙陵县累计偿还世界银行PRCDP扶贫项目贷款1914.3万元,按债务限额管理的有关规定新增债券415627.5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20670万元,新增自求平衡专项债券111100万元,存量债务置换一般债券225177.5万元、普通专项债券117200万元。2020年末政府债务余额475669.2万元(债券474147.5万元、世行贷款1521.7万元)。为偿还到期债券,共申请发行再融资债券43630万元。2019年龙陵县被财政部确定为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县,根据化债方案,云南省在中央分配的债务限额内安排龙陵县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940000000万元(一般债券848000000万元、专项债券1092000000万元),专项用于化解龙陵县隐性债务。
8﹒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县属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优化调整国有资本结构布局,建立债务预警机制,量力而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
(四)财政监管深入推进,财政秩序不断规范
1﹒创新监管方式,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随机抽取乡(镇)、县直预算单位及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对全县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进行抽查,促进督查与会计基础工作相辅相成,促进全县预算单位及企业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质量。
2﹒集中力量开展民生资金专项检查。协同有关部门重点对全县10个乡(镇)和县直单位的教育、卫生、民政、涉农补助、扶贫救灾和社会救济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进一步推动民生资金规范高效运行,确保全县民生资金最大限度地惠及百姓。
3﹒完善财政内控体系,扎紧制度笼子。制定了《龙陵县财政局内部控制基本制度》等8个控制办法,对财政工作风险进行防控和管控,强化财政内部权力制约、防止权力滥用,从而达到堵塞漏洞、规范内部管理、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目的,确保财政干部和财政资金的“双安全”。
4﹒强化扶贫资金管理。按照扶贫资金管理“四到县”要求,县级财政与扶贫部门密切配合,根据年度扶贫目标任务,及时分配下达资金。健全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做到“资金使用到哪里,制度就跟到哪里”,绝不允许以脱贫名义截留、挤占和挪用财政资金。“十三五”期间,各级下达扶贫资金16.1亿元,为确保扶贫资金规范管理,财政专门研究下发了《龙陵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乡级财政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关于进一步规范乡镇专项资金财务管理的通知》,分批次对全县10个乡(镇)村级财务收支管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公开公示、征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政策执行等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挤占、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等违规问题,有力促进了基层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确保财务管理规范化和专项资金的安全、合理、有效使用。
5﹒扎实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确保全县“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同时配合县纪委县监委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及10个乡(镇)有无账外账、私设“小金库”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进一步健全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6﹒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监管和运作。全面推进国有企业监管考核、资产资源盘活、投融资平台建设和深化改革等工作,助推国企发展壮大。认真做好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财务快报、审批备案等基础性工作,对全县171个行政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开展经营性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提高了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切实提升国有资本运行效益和质量。
二、“十三五”时期财政工作存在问题和困难
“十三五”期间,县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培植财源,增加财政收入,优化支出结构,积极推行财政各项改革,在财政改革和发展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解决了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于解决。
(一)财政收支不稳定。“十三五”期间,虽然全县财政收支均呈增长态势,但从分年度来看,受全国经济下行、新冠疫情和国家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财政收支增长不稳定。
(二)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由于调整津补贴、保民生、保重点及项目配套等政策性增支较多,各项刚性支出逐步加大,加之各项改革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很多改革需要财政资金投入,财力缺口持续加大。
(三)政府债务风险加大。截至2020年12月底,龙陵县政府债务余额4757000000万元,债务风险等级为橙色,各类债务已进入还本付息高峰期。受政策调控融资收紧及债务违约风险影响,龙陵县后续融资工作推进困难,除部分小额到期再融资偿还外,未实现大额融资。加之受减税降费、疫情等影响,县级收入大幅下滑,各类债务逾期风险陡增。
(四)向上争取资金困难。随着预算法的实施,中央进一步理顺与地方事权关系及部门谋划包装不充分,上级安排的专项资金将逐步减少,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加快实现期,社会大局稳定,制度和治理优势明显,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并存,需要财政统筹考虑内外经济平衡,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
“十四五”时期是着眼“两个大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展现新担当的关键期,是深化改革、取得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实效的关键期,在强化与周边县区的沟通衔接和联动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拓展发展空间方面,财政工作既面临重大战略机遇,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从机遇看,一是财政收入具有平稳可持续增长的基础。龙陵县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二是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有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财政部门探索形成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财政政策体系,财政改革发展积累的优势将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三是持续推进改革创新,财政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财政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在收支组织、预算改革、绩效管理、财政管理、服务大局、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发力、协同推进,在资源配置、财力保障和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更好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从挑战看,一是财政紧平衡持续存在。世界经济低迷和全球化逆流加大了经济发展的风险,加上减税降费政策性减收因素,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同时,开启新征程需要新保障,县委、县政府要干的大事要事很多,建设发展任务很重,对资金的需求刚性增长,财政紧平衡长期存在。二是财政改革任重道远。预算管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尚需完善,零基预算、预算绩效管理、数字财政建设等关键环节的改革尚需突破。三是财政风险不容小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进入攻坚期,在紧平衡的情况下更好地统筹防风险和促发展难度加大。人口老龄化叠加政策性、制度性、管理性因素,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三保”支出压力加大。
综合判断,龙陵县财政发展处于危与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胸怀“两个大局”,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运用系统观念,以新气象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培植财源,强化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风险防控,坚定不移抓改革、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为全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决执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远和近的关系,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十四五”时期,按照公共财政建设的内在要求,结合这一时期客观环境和政策基本框架,形成经济调控方式合理、资源配置手段科学和收入分配功能提升的新一轮财政改革与发展局面。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把财政资源配置、财税政策落实、财政体制改革放到服务构建全县新发展格局中考量和谋划,为全县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根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目标,同时考虑减税降费实施力度加大等政策性因素,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预计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
结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要求,按照“量入而出,收支平衡”的原则,预计“十四五”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收入增长保持均衡,年均增长3%。
三、资源配置目标
按照法定要求维持科技与教育的财政投入增长,继续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作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提高乡镇财政保障能力,实现乡村振兴,让全县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围绕建立科学规范的现代财政制度目标,全面落实各项财税政策措施,科学研判全县经济及财政形势,健全公共财政收入和调控体系,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统筹财力保障重点支出。
确定财政支出责任和承担方式,量化一级政府应有的财权,提高国库集中收付电子运行质量,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完善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制度,落实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推动会计工作转型升级,健全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提升财政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财政与县人大、纪委监委、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实现上下衔接、横向贯通的全过程管理目标。
一、深化预算改革,推进依法理财
(一)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全面落实预算法要求,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政府收支行为。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运用零基预算理念,打破支出固化格局,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严格执行经本级人大批准的预算,严控预算调剂追加。
(二)进一步加强预算平衡和执行管理。建立健全预算执行与政府绩效、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相挂钩的工作机制;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完善财政扶贫资金、国库集中支付资金、预算单位自有资金等资金监控机制,切实加强预算执行和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健全权责对等、激励相容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完善绩效管理制度、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研究开展成本效益分析,为优化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三)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建立和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严格政府举债审核审批和资金用途;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债务统计报告、债务报告和公开等制度,逐步规范政府融资行为。
(四)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落实地方财税体系改革,让地方财政有更多稳定收入来源。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扎实推进国有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逐步做实金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五)进一步建立完善透明预算制度。大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按规定及时收回长期沉淀资金,用于其他亟需资金支持的领域。继续细化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加大“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力度,建立和完善预决算公开长效机制,加大对预决算公开的监督和检查力度。
二、强化政策落实,促进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
(一)继续全面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加强政策宣传和政策辅导,帮助市场主体用足用好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加强政策跟踪分析,密切关注经济运行状况,研判政策对产业发展和财政收入影响。加强财源建设工作统筹,各部门综合施策,形成财源建设工作合力。强化对企业精准服务,培育涵养可持续发展的优质财源。密切关注国家关于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的改革进展,及时研判分析对龙陵影响。建立税源监控机制,关注金融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等重点行业运行态势;监控重点企业纳税增减情况,及时核实增减原因;实时监测税源户数变化,落实预警挽留机制,最大限度保证存量税源稳定。
(二)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打造全链条、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落实鼓励创业投资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鼓励扩大实体经济领域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率。继续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
三、强化资金统筹,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强化产业帮扶。统筹用好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重点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优先保障到人到户项目资金需求,促进脱贫人口、监测对象持续增收。支持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多措并举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消费帮扶力度。抓好助企纾困政策落实。支持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运营困难的帮扶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符合规定的可通过衔接资金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帮助解决流动资金困难。
(二)强化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充分发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作用,对前期工作充分、具备实施条件、带动脱贫人口增收效果好的项目,抓紧推荐给有关方面,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做好跟踪对接,尽快启动实施。结合实际使用好衔接资金,落实好脱贫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政策,优先安排能够有效应对疫情影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项目。加强项目谋划,积极推动一批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申报范围。
四、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支出效率
(一)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切实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严禁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严禁铺张浪费。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继续压减“三公”经费,严控会议差旅、咨询培训、论坛展会等经费。各类结余、沉淀资金要应收尽收,重新安排。财政资金要大力提质增效,务必精打细算,把钱用在刀刃上。全面落实保障责任,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做好预算安排和库款调度,防止“三保”出现问题。
(二)加大教育医疗卫生领域资金投入。加强教育经费绩效管理,重点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改善办学条件,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巩固完善基本医保住院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机制。稳步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统筹层次,落实市级统筹。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加强面向社区的养老服务供给和设施建设,持续推动医养结合,支持养老事业发展。做好民生兜底工作。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等基本民生支出放在优先保障的重要位置。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对城乡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失业和返乡人员纳入低保等救助范围。
(三)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把保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继续用好失业保险基金,加强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服务,落实落细今年已出台的延长大龄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阶段性实施失业补助金、提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等失业人员帮扶措施,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覆盖范围。
五、加强财政监管,确保资金安全
(一)建立完善监督机制。完善财政监督职能,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强化对财政资金运行的事前、事中、事后及绩效评价的监督,建立系统、全面、有效的动态监控体系。依法查处各种财政违纪违法行为,完善处理违法事件及追究违法责任人相结合的制度,积极探索新的财政管理方式。加强对民生资金、预算执行、重大财税政策执行、《会计法》执行的监督检查,全面推进依法理财进程。
(二)开展专项资金检查。逐步建立“立项科学、管理规范、注重绩效”的专项资金管理机制。进一步落实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强化责任落实。
(三)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探索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对新出台重大政策、支出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加强绩效目标审核,提升绩效目标的约束力,做好绩效运行监控。扎实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推动绩效评价提质扩围,提高评价质量和可信度。强化结果应用,建立完善评价结果与预算调整、改进管理、完善政策挂钩机制,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低效多压减,有效多安排。大力推动绩效信息公开,积极引导和规范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评价。
(四)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完善债务管理制度,充实债务管理力量,做好债务规模控制、债券发行、预算管理、统计分析和风险监控等工作。加大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在预算之外违法违规举借债务,不得以支持公益性事业发展名义举借债务用于经常性支出或楼堂馆所建设,不得挪用债务资金或改变既定资金用途;对企业的注资、财政补贴等行为必须依法合规,不得违法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不得违规干预金融机构等正常经营活动,不得强制金融机构等提供政府性融资。
(五)切实做好防范化解风险工作。健全地方政府债务常态化监测机制,统一口径、统一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综合采取各类措施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严禁搞虚假化债,绝不为解决短期问题而留下后遗症。强化监督问责,做到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妥善处置地方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厘清各方责任,依法承担风险损失。着力防范国内风险与外部输入性风险叠加共振。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六)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让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对违规违纪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提高遵守财经纪律的意识。认真开展财政监督,以相关法规制度为准绳,规范程序,坚决查处和纠正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强化会计基础工作检查,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规范执行力度,全面规范财务管理,切实维护财经秩序。
一、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抓好思想政治建设,高质量开展党建工作。突出党建与业务融合,把党支部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突出政治标准,持续完善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构建科学的干部队伍建设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选拔储备、培养使用机制,通过政治历练、专业训练、实践磨炼、综合培养,不断提高系统人才队伍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干部日常管理监督,严格执行“能上能下、容错免责、正向激励”三位一体干部管理制度,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持续推进清廉财政建设,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提高决策的法治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财政业务全流程管理操作规程,强化执行管理,构建内部控制长效机制。认真贯彻《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预算法定意识、强化预算刚性,严格预算执行,严厉监督问责,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政领域执法监管。聚焦重点开展财政监督检查,认真组织落实各项重大政策监督、重点项目监督,切实强化财会监督,组织开展重点行业会计监督检查。贯彻落实普法责任制,推动形成财政普法大格局。认真执行《龙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及市财政局出台的关于财政预算管理、执行、财政监督管理等文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