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99-4-/2023-020800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发展和改革局 |
公开目录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与执行情况 | 发布日期 | 2023-02-08 |
文号 | 浏览量 |
——2023年2月4日在龙陵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龙陵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龙陵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报告提请会议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及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及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持续抓“六稳”促“六保”,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1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95.1%,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9%,高于年初计划10.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2%,高于年初计划8.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2%,增长4.9%;进出口总额369万美元,完成年初计划的30.9%,下降69.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1.8%,增长7.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2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7.6%,增长17.6%;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1.8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3.3%,增长5.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03.2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5.1%,增长12.5%;引进市外到位资金增长12.1%,高于年初计划4.1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4%。预计实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57元,增长4%;预计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7元,增长7.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的成效:
(一)抓实疫情防控,守住守好生命防线。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全面构建点线面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融合的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持续织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严密防线;持续推进疫苗接种,确保无禁忌人群“应统尽统、应接尽接”,构建群体免疫屏障;做好重点乡镇、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疫情防控,不断优化社区网格化管理,不断加强对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人群、婴幼儿等群体的摸底排查和服务保障力度;认真落实“二十条”和“新十条”要求,强化统筹协调,优化医疗救治资源,切实保障重症救治和正常医疗秩序,千方百计做好医疗物资和药品保障,保健康、防重症工作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重点,以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抓紧抓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2022年以来,全县脱贫户和监测对象16641户67664人,其中监测对象2781户9869人,已消除风险1767户6797人,风险消除率68.9%;聚焦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目标,累计整合项目26个,投入资金4004.9万元,切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加快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持续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有序实施。2022年,木城乡木城社区、鱼塘垭口社区、老满坡村、花椒村入选云南省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精品村建议名单。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助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农业规模化取得新成效,“两烟”、甘蔗、茶叶、核桃、肉牛等传统产业持续巩固提升,褚橙、中药材、龙陵黄山羊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持续打造“中国石斛之乡”,全县石斛种植面积达3.9万亩,石斛鲜条产量9000吨,被列为省“一县一业”中药材产业(石斛)特色县,第一产业增加值41.5亿元,增长4.7%。工业聚集化迈出新步伐,优化提升云南龙陵产业园区,绿色硅材、冶金新材料、特色食品消费品和文创现代服务等产业持续发力,第二产业增加值68.6亿元,增长13.6%。旅游品牌化打造取得新突破,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持续巩固,邦腊掌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腊勐岭岗寨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第三产业增加值44亿元,增长3.9%。
(四)狠抓投资项目建设,全力拉动经济平稳增长。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大抓项目年”决策部署,健全重大项目综合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实施县级领导挂钩重大项目责任制,建立“一个重大项目、一名分管领导、一名挂钩领导、一个责任部门”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强力推动了项目谋划、项目推进和资金争取。列入2022年投资支撑项目80个,总投资424.8亿元,重点前期项目45个,总投资512.5亿元;谋划储备2023年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28个,总投资24.8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4个,总投资41.9亿元;2022年共争取到位上级项目补助资金15.4亿元。
(五)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内涵品质显著提升。对照“美丽县城”优化提升和“回头看”指标体系,持续推进项目建设57个,谋划储备项目101个,不断补齐城市短板、细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完成“美丽县城”建设常态化“回头看”实地评估。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统筹推进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五个县城”建设,将龙陵县城打造成“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美、人文”的新县城。县域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发展,高质量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互动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两污”治理成效明显。“绿美龙陵”建设有序推进,镇安镇获评省级绿美乡镇,木城等养、勐糯大寨、腊勐岭岗寨获评省级绿美村庄。
(六)严守生态发展底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笃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抓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各级各类环保巡视巡察、督察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7.5%;大力开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县城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9.4%;水污染治理扎实推进,全县8个长江经济带入河排污口已完善审批手续,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标准;土壤污染治理稳步实施,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基础信息调查,对重金属废渣、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堆存点进行排查清理,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全面排查生态环境领域、涉林领域风险隐患,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保护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持久战”专项行动,破获危害生物生态安全类案件28起,森林草原类案件33起。
(七)着力激发市场活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紧盯市场主体倍增、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三大目标,制定了《龙陵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龙陵县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龙陵县市场主体倍增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等,全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2022年,全县市场主体总数达23867户,净增4597户,增长23.9%;县级共承接完善发布政务服务事项1439项,完善发布率100%,网上可办率(除涉密事项外)100%,政务服务事项承诺办结时限压缩85.4%,进驻率100%,全程网办率84%,“最多跑一次”率100%,“零跑动”率90%,即办件率51.7%;全县产生评价92041条,主动评价率88.2%,好评率100%。
(八)筑牢民生兜底保障,助推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不断加强。发放救助资金9253.5万元,实施临时救助560户,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60851人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和流浪滞留人员14人次。就业创业形势保持稳定。开发就业岗位5941个,新增城镇就业5088人,开发使用乡村公益性岗位700个,聘用贫困劳动力700人。教育事业持续向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0.6%、97.2%、90.1%;高考成绩逐年提升,2022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65.5%、一本上线率达19%,分别比上年提高6.6、2.3个百分点。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持续强化县人民医院“五大中心”建设,县人民医院迁建、县中医医院建设稳步推进,县人民医院传染楼建成使用。
(九)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依法治县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全面开展。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更加健全,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平安龙陵建设持续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稳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调处,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能力明显提升,全县刑事、治安案件分别下降18.7%、23%,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及财产损失数明显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排名全省前列,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年来,全县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对照年初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目标任务,预计除地区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2项指标无法完成外,其余13项指标均能顺利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艰苦奋斗的结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风险挑战。主要表现为:县域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转型慢、创新创造能力弱、财政增收来源少、政府债务负担重、基础设施底子薄、城乡区域差距大、社会事业发展慢、资源环境约束紧等。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全县上下必须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工作中形成合力,立足龙陵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坚定发展信心和决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奋力开创龙陵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二、2023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抓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落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与推进系列三年行动结合起来,突出关键补短板,聚焦瓶颈强弱项,深挖潜能扬优势,守牢底线保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努力在教育高质量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农民持续增收、债务风险化解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改善社会民生等方面形成新支撑,在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绿美龙陵建设等方面打造新亮点,坚定不移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龙陵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2023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总额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8%、1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三、2023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为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信心看大势,破难应变稳增长。深入分析研究国内外形势,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紧紧抓住国务院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机遇,全面落实“三年上台阶、八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实施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奋力赶超,后来居上,在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上取得新突破,在惠民生保安全促团结上取得新成效。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凝聚各方力量、激发干事活力;着力提升发展水平、增强发展动力、挖掘发展潜能、守牢发展底线、凝聚发展合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住发展好局面,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二)全力以赴抓项目,力促投资稳增长。继续实行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责任制和县级领导挂钩制度,将项目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加快推进大瑞铁路龙陵段、瑞孟高速龙陵段、腊碧公路、3条边防巡逻路、勐堆水库、羊圈河水库、淘金河水库、县城中心农贸市场改扩建、农村垃圾热解处理站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县城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岔河水库及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成使用;开工建设国道219黄草坝至龙镇桥二级公路、段家坝至木城通乡公路、三江口至老木厂公路、新型环保节能材料(二期)、五金建材物流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重点谋划黄草坝小米地至象达岔路田高速公路、省道237隆阳区三达地至半斤坝三级公路、龙陵火车站站前广场、水运综合码头、大硝河水库、柳树河水库、中岭岗水库、水磨房水库、赶街坪子水库、三库一线水系连通工程、伊洛瓦底江流域龙陵段农村环境治理、集镇污水处理、市政管道改扩建、云南龙陵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城市综合物流中心等重点前期项目;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集中力量、集聚资源,提供“保姆式”服务,成立工作专班,统筹保障要素供应,全力做好全县重大项目布局优化,全面保障重点项目用地、用林、用能、环评、资金等需求;对口向上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支持,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申报,加大资产资源盘活力度,力争龙陵县智慧供水建设运营项目(一期)获融资支持,重点推进温泉石斛康养、绿色硅材和稀土延链补链强链等招商引资项目。
(三)优产业调结构,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促进三产融合,做实县域经济产业支撑。全面推动石斛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加快石斛交易中心(二期)、斛畔庄园、石斛花卉等项目建设,切实把石斛发展成为龙陵的“一县一业”,全力打造成为“中国石斛之乡”。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抓紧抓实粮食生产工作,保障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持续稳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用好“龙陵紫皮石斛”“龙陵褚橙”两张名片,以规模农业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生态茶园建设等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7%以上;混合稀土氧化物加工、永隆5万吨工业硅(二期)项目加快推进,八〇八尾矿库综合利用治理项目顺利开工,全力推动通威30万吨工业硅、永昌硅业10万吨工业硅等项目落地建设;继续用好纾困惠企政策,着力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运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早日竣工投产、企业运营达产达效;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尽快形成新的增量,强化工业产量支撑力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1.1%以上;重点抓好以松山、县城抗战遗址群为代表的抗战文化,以温泉、石斛康养为代表的养生文化,以黄龙玉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代表的黄龙玉文化,带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商贸服务行业发展;加快服务业提升和业态升级,以新模式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加大乡村旅游项目谋划包装力度,抓紧对接松山大遗址纪念园项目承接主体,持续提升邦腊掌、老梨树温泉开发运营水平,加快推进温泉入城、三关温泉项目,推动黄草坝、白家寨等温泉开发项目落地建设。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2%以上。
(四)加快城乡发展,持续提升城市品质。聚焦绿美城市、绿美乡镇、绿美社区、绿美乡村、绿美交通、绿美河湖、绿美校园、绿美园区、绿美景区建设,全面推进绿美项目52个、总投资54.2亿元,使城镇、乡村融入大自然、建成大花园,让龙陵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景更美、人更富;继续争取纳入国家“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建设试点。巩固提升美丽县城创建成果,抓好棚户区改造后续工作,统筹抓好公园绿地、市政交通、污水垃圾、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市短板、细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支撑,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构建县城带动、集镇支撑、城乡融合的空间格局;聚焦“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继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抓牢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抓点成典、推典成景”,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创建示范乡镇1个、精品示范村5个、美丽村庄20个;积极整合资金、资源和项目,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年内打造成为全市示范标杆;统筹推进农村改厕、村庄绿化、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五)持续改善环境,筑牢绿色发展基底。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生态污染防治,坚决守护好龙陵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全面抓好中央及各级环境保护督察和国家及省市县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曝光片披露问题整改工作落实,确保按时限要求完成整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强化县城居民饮水和水环境安全管理,加强水质跟踪监测,确保居民饮水安全;加强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深化城市扬尘污染治理,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持续加大城市餐饮业油烟排放管控,确保污染天气“零增长”;持续强化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环境监管,推动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稳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聚焦生态文明,努力争当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持续压减便民利民事项办理时限,最大限度缩减审批环节,推动实现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之外无审批”,全力推动营商环境走在全市前列。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纾困惠企政策,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各类市场主体达2.6万户以上,企业达4500户以上;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紧紧围绕绿色硅材、冶金新材料、绿色食品、温泉康养、红色旅游等重点产业,有方向、有选择、有重点地定向招商、精准招商、链式招商,引进市外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继续深化农村、教育、科技、卫生、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和投融资、信用体系、电力、殡葬等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实现“一次性告知”“最多跑一次”“一站式办结”审批服务。
(七)增进民生福祉,切实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358”目标,加大优质普通高中建设力度,确保县实验中学、腊勐中学教学综合楼项目开工,加快推进赧场小学迁建、龙一中改扩建,确保龙山小学教学综合楼投入使用。持续推进校点布局优化,提升教育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强化校园安全工作。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1%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以上,高考本科上线率达66%以上、一本上线率达20%以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广“红色劳务”就业新模式,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零就业家庭等群体充分就业,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以上;深入推进“健康龙陵”行动,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迁建、县中医医院建设,开工建设县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启用勐糯卫生院新院区。持续抓好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建设,大力培育和引进高层次医疗人才,有效提升疾病防控与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形成向上、向善、文明、和谐的浓厚氛围;深入实施农村居民、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实现融合发展促增收、发展加工促增收、完善体系促增收、整合资源促增收;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医疗救助、社会福利、残疾人帮扶、慈善事业、优抚安置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八)守牢安全底线,确保经济平稳发展。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确保全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筑牢绿色发展防线,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生态安全风险防范与保护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粮食流通常态化、规范化监管和粮食安全检查,加快粮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切实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统筹协调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实施余热发电,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减非刚性和非重点项目支出,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坚决守住财政金融风险底线;坚持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机制,管好用好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坚决守住国门、守好边境。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抓实命案防控,强化社会面稳控,确保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通过国家验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龙陵;统筹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禁毒防艾、法治龙陵建设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各位代表,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龙陵篇章而不懈奋斗。
附件:龙陵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计划(草案)表
龙陵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计划(草案)表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2021年实际 | 2022年 | 2023年预期目标 | |||
计划 | 预计 | 增长率(%) | 绝对值 | 增长率(%) | |||
一、生产总值 | 亿元 | 139.05 | 162 | 154.1 | 8.2 | 173.9 | 9 |
其中:第一产业 | 亿元 | 39.76 | 46.4 | 41.5 | 4.7 | 41.8 | 6.7 |
第二产业 | 亿元 | 58.41 | 69.3 | 68.6 | 13.6 | 84 | 11.1 |
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37.91 | 45.3 | 45.9 | 16.8 | 56.8 | 12.7 |
建筑业增加值 | 亿元 | 20.53 | 24 | 22.7 | 8.1 | 27.3 | 8.1 |
第三产业 | 亿元 | 40.88 | 46.2 | 44 | 3.9 | 48.1 | 8.2 |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 | 6.7 | 11 | 21.9 | 16 | ||
三、固定资产投资 | % | 19.1 | 12 | 20.2 | 13 | ||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43.85 | 45.1 | 46 | 4.9 | 50.6 | 10 |
五、进出口总额 | 万美元 | 1193 | 1193 | 369 | -69.1 | 424.4 | 15 |
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亿元 | 6.43 | 6.8 | 6.9 | 7.6 | 7.2 | 5 |
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 亿元 | 26.53 | 29 | 31.2 | 17.6 | 32.1 | 3 |
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 亿元 | 106.08 | 108.2 | 111.8 | 5.4 | 120.7 | 8 |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 亿元 | 91.81 | 98.2 | 103.2 | 12.5 | 115.6 | 12 |
八、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34286 | 与经济 增长基本同步 | 35657 | 4 |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 |
八、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3914 | 14957 | 7.5 | |||
九、引进市外到位资金 | % | 13.8 | 8 | 12.1 | 10 | ||
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 | % | -0.1 | ≤3 | ≤3 | ≤3 | ||
十一、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3.9 | ≤4.2 | 4 | ≤4.2 | ||
十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 % | 6.8 | 完成上级 下达任务 | 完成上级 下达任务 | 完成上级 下达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