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99-4-/2022-0125002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发展和改革局 |
公开目录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与执行情况 | 发布日期 | 2022-01-25 |
文号 | 浏览量 |
——2022年1月25日在龙陵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龙陵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龙陵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22年计划(草案)报告提请会议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围绕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抓“六稳”促“六保”,科学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县经济运行平稳,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发展和谐稳定。
初步预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4亿元,完成年初计
划的110.5%,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高于年初计划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高于年初计划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0.5%,增长10%;进出口总额1085.2万美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59.3%,增长75.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00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4%,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41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3.6%,增长12%;引进市外到位资金增长13.7%,高于年初计划5.7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3.2%,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5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2.9%,下降13%;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06.1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1.2%,增长4.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1.8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1.5%,增长10.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的成效:
(一)抓实疫情防控,守住守好生命防线。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五级书记抓边防”,边境线“五级段长制”深入落实,“龙城飞将”行动有力有效,网格管理、群防群控等日常管控工作更细更实。全面提升人防物防技防管控水平,织密织牢边境管控网,3100余名党政军警民始终坚守边境一线,坚决筑牢管边控边“铜墙铁壁”。建成抵边联防所5个,非永久围栏23.6公里及技防系统。建立常态化驻边守边工作机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驻守边境一线进行培养锻炼。核酸检测能力全面提升,群体免疫屏障加快构建,无禁忌人群做到“应统尽统、应接尽接”。
(二)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脱贫成果巩固拓展。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面开展防返贫监测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初步完成《龙陵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专项规划》编制。“美丽县城”成功创建。围绕“特色、产业、生态、干净、智慧”总要求,全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实施项目48个,县城建成区面积6.3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4%。2021年3月获评“云南省美丽县城”。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厕所革命稳步推进,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74.4%。农村生活垃圾、塘沟、畜禽养殖粪污、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工作成效明显。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精品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
(三)调优产业结构,一二三产发展稳健。农业规模化取得新成效,粮食、“两烟”、甘蔗、茶叶、核桃、生猪等传统产业进一步巩固提升,石斛、中药材、褚橙、肉牛、龙陵黄山羊等特色产业种(养)加销一体化加快发展,“中国石斛之乡”建设迈出新步伐,预计第一产业增加值达40.6亿元,增12%。工业聚集化迈出新步伐,云南龙陵产业园区优化提升方案获省人民政府批复,总体规划(修编)通过省级审查。预计第二产业增加值达59.7亿元,增长10%。旅游品牌化蓬勃发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腊勐镇大垭口社区被评定为省级旅游名村,文旅建设项目加快推进。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1.1亿元,增长5%。预计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8.7:42.2:29.1,产业链韧性优势得到提升。
(四)推进项目建设,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一体推进投资、争资、融资、引资工作。抓好投资工作,促投资稳增长。制定固定资产投资责任目标考核、领导挂钩重大项目建设机制,抓紧抓实项目入库等工作。2021年列入投资支撑计划项目86个,总投资320.7亿元,列入重点前期项目34个,总投资745.4亿元;列入2021年省级“四个一百”重点项目4个,总投资25.9亿元;列入2021年度“补短板、增动力”省级重点前期项目19个,总投资77.6亿元。储备2022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13个,中央及省预算内投资项目41个。抓好争资融资引资,保障项目资金需求。2021年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4.68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劵1.2亿元、融资到位资金2.15亿元;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全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7个。抓好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集中力量推进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大瑞铁路龙陵段、瑞孟高速龙陵段、链子桥至勐糯高速、勐堆水库、板场河水库、赧场小学迁建、县幼儿园、镇安镇田园综合体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五)严守生态底线,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对生态环境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八个标志性战役”。坚决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省市检查巡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持续推进国土造林绿化,完成异地植被恢复造林面积480亩,义务植树56万株,划定天然林停伐保护面积173.9万亩,划定公益林管护面积36.9万亩,森林蓄积量1610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3.6%。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全面开展“清河行动”,县域内河更畅、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六)深化改革开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动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措施意见,及时制定县级15条措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深入实施“证照分离”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统一审批标准,简化审批手续,规范审批流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联合惩戒机制得到有效落实。
(七)补齐民生短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就业创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开发就业岗位5646个,新增城镇就业4986人,发放创业贷款2.16亿元。教育事业持续向好,学前教育短板逐年补齐,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普高教学质量实现新突破,2021年一本上线率16.6%,本科上线率58.9%。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县级医疗机构全部达到二级甲等标准,县人民医院“五大中心”建设率先在全市通过验收,县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双提升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县人民医院迁建、县中医医院住院综合楼建设项目有序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不断加强,医疗救助、养老保险、低保(特困)、残疾人等惠民资金及时兑现,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八)防范风险治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社会治理成效显著,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深入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县乡综治中心建设有力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雪亮工程”作用凸显。“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和无发案村(社区)、小区创建加速推进,精细化社会治理机制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化解有力有效。法治龙陵建设扎实推进,“七五”普法顺利通过验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明显,防灾减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更加健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全县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一年来,全县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除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两项指标无法完成外,其余指标均超额完成或顺利完成目标任务。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艰苦奋斗的结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县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任务艰巨,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加大,经济总量小,经济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产业培育任务艰巨,能源供需、要素保障等矛盾日趋突出,好项目、大项目支撑严重不足;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艰巨,教育、医疗等领域存在不少短板,财政增收压力空前,整体处于低水平运转;四是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任务艰巨,政府债务风险等级较高,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分析症结,查找原因,精心部署,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22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新之年,抓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县第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巩固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奋力打造中国石斛之乡、绿色硅材全产业链基地、滇西边境旅游目的地、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节点,不断开创龙陵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12%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10%左右。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2%和7%左右。进出口总额增10%左右。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市级下达目标任务范围内。
三、2022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为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抓产业体系,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做特“绿色食品牌”。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一二三行动,贯彻落实《龙陵县石斛产业发展意见(2021—2025年)》,持续打造“中国石斛之乡”。积极谋划温泉石斛康养区、石斛体验馆和石斛主题餐厅等一批石斛康养产业发展项目,加快石斛良种繁育推广及种植基地、交易中心建设,强化基础研究、质量认证、加工转化、品牌培育及保护等工作。继续巩固提升“两烟”、甘蔗、茶叶、核桃等传统产业,大力培植褚橙、中药材、肉牛、龙陵黄山羊等特色产业,持续抓好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种(养)加销一体化发展。力争2022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9.5%。做强“绿色能源牌”。立足县域良好的硅资源禀赋、工业硅产能和绿色清洁能源优势,加快产业链补链、延链、精链、强链行动,重点引进绿色硅材产业链缺环的龙头企业,加快构建从工业硅、单晶硅到多晶硅,再到硅切片、电池片、光伏组件,以及其他下游产品的光伏全产业链,推动形成大企业龙头带动、关联企业专业配套、产业链上下游产品齐备的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云南龙陵产业园区优化提升工作,着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低附加值的行业产能总量,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全力培育规上工业企业,新增规上工业3户以上,力争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9%。做优“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持续塑造“忆滇西抗战、赏黄龙美玉、浴神汤奇水、游山水田园、品仙草石斛”的全方位旅游体验,重点抓好以松山、县城抗战遗址群为代表的抗战文化,以邦腊掌、石斛康养为代表的温泉养生文化,以黄龙玉文化创意产业园、黄龙玉博物馆为代表的黄龙玉文化。力争2022年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5.3%、10.6%以上。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积极推动农旅融合,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服务业提升和业态升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商贸流通、养老托幼、家政服务、酒店餐饮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新零售、“无接触”消费等新业态,力争202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7%。
(二)抓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支撑。强化项目储备。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意识,按照上级政策导向和项目资金动向,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等重点领域,梳理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不断充实全县重点项目滚动储备库。抓实项目前期。继续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力度,加快推进S237三达地至龙镇桥二级公路、火车站至象达三级公路、段家坝至木城三级公路、火车站站前广场、大硝河水库、中岭岗水库、柳树河水库、八○八水库至长箐水系连通工程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盘子”。狠抓项目推进。严格执行项目推进、督查、预警通报等机制,重点抓实大瑞铁路龙陵段、瑞孟高速龙陵段、链子桥至勐糯高速、勐堆水库、板场河水库、羊圈河水库、三关温泉颐养新村、园区道路等在建项目。加快推进国道219黄草坝至龙镇桥二级公路、腊勐至碧寨公路、半斤坝至木城火草地边防巡逻路、淘金河水库、三库一线水系连通工程、岔河水库除险加固、青山别苑、凤凰合院、五金建材物流产业园、云南龙陵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新型环保节能材料、永昌硅业余热发电(二期)、混合稀土氧化物加工、石斛产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县城中心农贸市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强化要素保障。继续压实县级领导挂钩重点项目责任,实行全程跟踪服务,精准破解土地、环保、规划、投融资等瓶颈,确保各类项目落地快、开工快、达产快。开展精准招商。持续开展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按照“抓大不放小、求远不舍近”的思路,在加大对外招商的同时,注重支持培育本地企业,灵活组建招商“小分队”,集中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招商,推动招商项目尽快落地建设、达产达效,力争全年引进市外到位资金增长8%以上。
(三)抓城乡建设,纵深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抓好城乡区域统筹,促进城乡联动,推动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巩固“美丽县城”创建成果。始终紧扣“特色、产业、生态、干净、智慧”五大要素,在城市空间载体、城市管理机制、城市服务功能、城市人文底蕴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深入开展优化提升和常态化“回头看”工作,不断完善“美丽县城”功能,着力打造特色突出、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功能完善、智慧普及的“美丽县城”。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抓紧抓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深化“一平台三机制”,用好用活救助平台,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全覆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持续做好“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继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有序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全力推进勐糯、镇安、龙江3个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等项目建设。
(四)抓营商环境,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坚定不移激发改革创新活力。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不断增强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审批和监管环节,规范操作程序,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确保“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取得实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聚焦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城市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龙陵”建设,推动智慧城市、智慧边境、5G基站等建设,逐步实现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和产业发展的数字化转型。
(五)抓社会事业,切实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办好民生实事为抓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教育改革,认真落实“双减”政策,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扎实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提质增效,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提质争优,切实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县幼儿园、赧场小学、职业中学综合实训楼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县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全面启动龙一中改扩建、县城新建完中等项目前期工作,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2022年力争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1%、97.2%、91.2%以上。加快推进健康龙陵建设。全面推进县域内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持续抓好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建设,加强大病集中救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持续稳定实施健康扶贫政策。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迁建、县中医医院住院综合楼项目建设,力争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建成。扎实开展县妇幼保健院迁建、康宁医院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推动高质量就业。落实好各项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措施,鼓励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盘活人力资本拉动就业,统筹城乡一体平等就业、加强托底援助保障就业,持续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2022年计划开发就业岗位5700个以上,新增城镇就业48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持续加强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医疗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民生保障。
(六)抓疫情防控,持续深化兴边富民行动。深入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强化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决心意志,全力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防输出”阻击战。加快探索和制定抵边联防所管理运行机制,高质量建设人防物防技防相融合的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全面实现应接尽接,筑牢群体免疫屏障。持续深化兴边富民行动。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目标,按照“一村一方案”的规划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边境小康村,推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
(七)抓风险防范,力保经济运行健康平稳。紧盯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粮食能源安全、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全力抓好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守牢经济安全底线。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及时处置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防止经济出现异常波动,确保全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严格控制债务增量,积极化解债务存量,将债务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加快推进县属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调整国有资本结构布局。持续规范金融秩序,强化金融领域风险清单动态管理。守牢生态安全底线。深学细照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全面彻底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省市检查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实施天然林保护与修复和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抓住碳达峰、碳中和机遇,全面摸清家底,制定产业、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守牢粮食能源安全底线。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粮食产量底线和储备任务;以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抓好问题整改,坚决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建立健全能源安全体系,统筹协调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实施余热发电,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强化安全生产,提升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水平,逐步提高应急管理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严格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八)抓社会治理,全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推进依法治县,坚持法治龙陵、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扎实开展“八五”普法,为龙陵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深入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信访制度,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严密防范、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依法治访,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加大根治欠薪工作力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化“雪亮工程”建设与运用,增强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坚决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完善命案防控治理机制,持续推进家庭安全风险评估,严防“可防性命案”发生。
各位代表,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和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谱写好中国梦的龙陵篇章而不懈奋斗。
附件:龙陵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计划(草案)表
附件 龙陵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计划(草案)表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2020年 实际 |
2021年 |
2022年预期目标 |
|||
计划 |
预计 |
增长率(%) |
绝对值 |
增长率(%) |
|||
一、生产总值 |
亿元 |
123 |
128 |
141.4 |
9 |
162 |
9 |
其中:第一产业 |
亿元 |
34.33 |
30 |
40.6 |
12 |
46.4 |
9.5 |
第二产业 |
亿元 |
50.25 |
55.5 |
59.7 |
10 |
69.3 |
9 |
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32.34 |
35.5 |
38.2 |
9.5 |
45.3 |
9.3 |
建筑业增加值 |
亿元 |
17.94 |
20 |
21.5 |
10.9 |
24 |
8.5 |
第三产业 |
亿元 |
38.42 |
42.5 |
41.1 |
5 |
46.2 |
8.7 |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 |
8 |
9 |
12 |
11 |
||
三、固定资产投资 |
% |
-8.7 |
12 |
15 |
12 |
||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37.23 |
40.8 |
41 |
10 |
45.1 |
10 |
五、进出口总额 |
万美元 |
619 |
681 |
1085.2 |
75.3 |
1193 |
10 |
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亿元 |
5.93 |
6.23 |
6.4 |
8 |
6.8 |
6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亿元 |
30.64 |
32 |
26.5 |
-13 |
29 |
9 |
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
亿元 |
101.77 |
104.8 |
106.1 |
4.2 |
108.2 |
2 |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
亿元 |
83.01 |
90.47 |
91.8 |
10.6 |
98.2 |
7 |
八、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31455 |
33284 |
34600 |
10 |
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 |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2626 |
13649 |
14141 |
12 |
||
九、引进市外到位资金 |
% |
8.5 |
8 |
13.75 |
8 |
||
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 |
% |
3 |
≤3 |
≤3 |
≤3 |
||
十一、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3.3 |
≤4.2 |
≤4.2 |
≤4.2 |
||
十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
% |
15.13 |
完成市下达任务 |
完成市下 达任务 |
完成市下 达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