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发展和改革局
索引号 01526299-4-/2018-0123001 发布机构 龙陵县发展和改革局
公开目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与执行情况 发布日期 2018-01-23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其他
龙陵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计划(草案)报告(书面)

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文件(11)

龙陵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计划(草案)报告(书 面)

──2018年1月17日在龙陵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龙陵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龙陵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计划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恳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助推龙陵跨越发展的重要之年。年初以来,龙陵县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的严峻形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统筹抓好稳增长、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民生保障与扶贫开发、沿边开发开放等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2017年预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9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0%,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21.8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0%,增长6%;第二产业33.7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0%,增长15.5%;第三产业23.4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0%,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28.4:40.7:30.9优化为2017年的27.6:42.7:29.7。人均生产总值预计达到27340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0%,增长11%。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8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3.5%,增长35%,突破百亿元大关;引进市外到位资金92.41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8.7%,增长24%。预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902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0%,增长1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154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0%,增长10%。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5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增长8.9%;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9.1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0.95%,增长14.3%。实现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03.69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92.2%,增长6.1%;各项贷款余额55.52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1%,增长16.2%。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6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0.4%,增长12.4%;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00万美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0%,增长85.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以内,物价保持低位运行;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控制在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4%。

各位代表,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呈现稳中有进的局面,但在运行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主导产业竞争力不强,投资结构不优、有效投资不足,城乡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消费市场活跃度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民生保障和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为此,我们一定要直面挑战、敢于担当,全力以赴、赶超跨越,做好2018年各项工作,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二、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发展环境:2018年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但积极因素越来越多。从国际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正引领全球经济开启新一轮复苏和增长周期,明年全球经济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复苏的势头,经济增长有望高于2017年,全球贸易增长动能增强,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恢复增长,全球制造业回暖,全球通货膨胀水平继续回升,有助于我国对外贸易保持平稳增长。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增长动力转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各项工作的关键,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在延续,各种支撑因素也在不断增强。从省内看,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尚未从根本上得到缓解,但全省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全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不断深入,全省上下思想认识更加统一,经济发展思路更加清晰,跨越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从全县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性矛盾突出,基础设施总体滞后,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制约着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但全县经济发展好的基础在不断累积,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目标开启新征程,随着保山市委、市政府争当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为龙陵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创建了新条件;大强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龙陵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大力度推动工业聚集化、农业规模化、全域生态化、旅游品牌化及脱贫攻坚由后进争全省前列,为龙陵全面加快发展创造了新环境。总体来看,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

总体思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发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集中力量推进脱贫攻坚优质化、工业聚集化、农业规模化、旅游品牌化、全域生态化、“五网”建设高效化、改革创新常态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主要目标建议:结合2017年各项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综合分析2018年经济形势,统筹考虑全县在新常态下的发展潜力,提出2018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以上,第二产业增长15%以上,第三产业增长8%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成市下达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任务。

三、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7个方面的工作:

——集中力量攻脱贫。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争实现1.8万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一是聚焦重点抓扶贫。统筹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各项资源,加快推进贫困乡、贫困村、贫困人口聚居区集中连片开发,继续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扶贫移民新村建设、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整乡整村整体推进、“直过民族”和特少民族帮扶、生态建设、农村改革、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十大工程,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基础,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二是加大帮扶力度。着力加强挖掘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单位、典型工作队、典型事例的收集整理,树立先进典型标杆,扩大舆论宣传,激励全社会脱贫帮扶的动力。继续加大扶贫工作队监管,充分发挥好工作队员“九大员”的作用,确保工作队员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三是激发困难群众的主体意识。深入宣传中央和省市县路线方针和强农惠民政策,大力宣传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使贫困群众既有想法、更有办法。深入开展“自强、感恩、诚信”教育活动,切实把群众的志扶起来。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决摒弃“等、靠、要”思想,主动投工投劳、出资出力,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深挖潜力培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运用“加减乘除”、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撑、服务业提速的产业发展格局。

巩固农业强基础一是大力优化农业结构。科学分析市场需求,挖掘资源潜力,鼓励高原特色农业产品深度开发和深度加工,做优做强高原特色农业,加快培植发展肉牛全产业链产业,打造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稳定脱贫示范区,进一步提升龙陵紫皮石斛、龙陵黄山羊、褚橙、纹党参、蜂产业、龙江稻花鱼等特色农业产业品牌,确保实现粮食总产15.45万吨、烤烟12.92万担、香料烟2.4万担、甘蔗45万吨、石斛鲜条3200吨、褚橙3000吨、茶叶7600吨、核桃4500吨、渔业7600吨、肉类总产4.5万吨。二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出产业品牌打造、标准化体系构建及市场营销等,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积极采用租金、股金、红利等多种方式,发展多样性农业。大力培育农业“小巨人”,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户,现代农业庄园4个,发展家庭农场14个、种养大户75户。

厚植工业强支撑打好工业经济攻坚战,继续实施促进企业扩产促销、升规纳统、产品展销等方面的奖励政策。抓实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培育壮大和纳规升规工作,确保新投产企业及时纳规,成长性企业及时升规,2018年新纳规模以上企业4户以上,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一是巩固提升传统工业。加快推进以工业硅、水泥、电锌、白砂糖、精制茶等为重点的加工业优化升级,确保全县工业硅产量达到15万吨、电锌1.5万吨、食糖5万吨、水泥65万吨、精制茶4500吨、发电量14亿千瓦时(县内统计)。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突出抓好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日产300万Ah动力锂离子电池、永隆年产5万吨工业硅、碳化硅、人造蓝宝石、石墨烯碳纳米管低压电加热膜、高分子聚合材料资源化再生循环利用、新型环保节能材料等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形成新的工业增量。三是加快园区经济建设。以保山硅基产业园(龙陵园)的发展规划为重点,围绕“聚千户企业、创千亿园区”的目标,形成以企业、产业、资源、人才集聚促进跨越发展集群,做好企业生产要素协调服务保障,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硅产业链延伸、生物资源开发、黄龙玉加工销售、天然气利用等产业发展,不断做大园区经济总量,完善园区服务功能。

提升三产强效益一是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抢抓云南建设旅游强省和保山打造“东方黄石公园”的重大机遇,按照“全域、全景、全业”的布局,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强势打造抗战文化,围绕把松山打造成为全国著名、世界知名景区景点的目标,加快松山大战遗址纪念园、龙陵抗日战争纪念馆等项目建设。强力打造黄龙玉文化,继续加强黄龙玉基础研究,促进资源规范有序开发,着力提升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管理水平。强劲打造温泉养生文化,以邦腊掌温泉养生开发为重点,积极整合县内温泉资源,加快健康小镇、邦腊掌景区、高黎贡龙腾湖旅游度假区、三关温泉颐养新村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特色旅游精品,注重地方特色、民族传统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古村落、古建筑、特色民居的保护和开发,力争全年旅游总人数达到338万人次,增长10%;实现旅游总收入34.8亿元,增长20%。二是持续扩大消费需求。巩固餐饮住宿和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鼓励限上企业加快发展,促进一批成长性企业纳入限额以上,争取一批企业成功升限纳统,形成新的增量。进一步优化城市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加快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加强医疗、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集康体、休闲、养老、度假为一体的服务业,推动餐饮、疗养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稳定房地产市场,带动家装、建材等产业发展。确保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66亿元,增长12%。

——抓实项目增投资。继续实行固定资产投资责任目标考核、重大项目县级领导挂钩、投资月度调度等制度,努力发挥投资稳增长关键作用,确保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一是扎实推进“五网”基础设施建设。路网上,全力支持大瑞铁路龙陵段、瑞孟高速龙陵段建设,加快推进G219线黄草坝至龙镇桥二级公路改扩建和贫困村村组道路建设。加速航运基础设施、龙陵火车站至象达公路、旅游轨道交通、户外自行车道等项目前期工作。水网上,加快推进轱辘河水库和怒江、龙川江沿岸农村人饮巩固提升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板场河水库、勐堆水库等,加速推进大硝河水库、羊圈河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能源网上,强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以电网、气网为主的功能完备、保障有力、安全高效的能源网,加快推进腾龙桥一级、公养河四级、农村电网改造、勐糯光伏电站等工程。航空网上,加快推进龙陵县通用机场及龙陵县直升机起降点等项目前期工作。互联网上,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快光纤网络普及,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信息技术应用,积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信息化快速发展。二是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产业链空白领域的投资力度,坚定不移扩大工业和信息化投资规模,加快建设碳化硅、人造蓝宝石、石墨烯碳纳米电热膜、高分子聚合材料资源化再生循环利用、新型环保节能材料等项目,确保工业投资、产业投资持续增长。贯彻落实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坚决取消针对民间投资设置的附加条件和隐性条款,积极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特色小镇等重点领域建设,确保民间投资占比显著提高。

——稳定财源促增收。一是强化财源培植。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大重要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扶持力度,强化财政收支管理。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4亿元,增长10%。二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严禁铺张浪费,创新财政投入方式,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发挥财政资金乘数效应,把财政资金作为激活市场要素的动力,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确保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51亿元,增长8%。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有效整合县级投融资平台,发展壮大政府投融资平台实力,打好财政资金与信用担保、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的组合拳,综合运用好PPP模式,大力推行“51+49”“10+3”等模式,力争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分别增长15%以上。

——齐抓共管建城镇。突出顶层设计,推进“多规合一”,提高相关专项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质量,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指导作用。一是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全力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工程、龙山中路片区棚户区改造以及地下综合管网等项目,启动实施白塔、五板桥、赧场等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全面提升城市品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项目资金整合,扎实推进勐糯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及各乡镇中心集镇、中心村规划建设,抓好新农村、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加快农村“一水两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加大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抓实“四城同创”工作,大力开展“四治三改一拆一增”“七改三清”环境综合整治。抓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作,持续做好绿地建设,加快违法违章建筑整治,整治照明死角,打造靓丽夜景,确保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县城建成区面积达6平方公里,县城绿化率达38.76%,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32%;力争省级园林县城通过验收。三是抓实特色小镇创建,加快推进龙陵松山小镇、石斛小镇两个特色小镇创建,确保完成市级考核任务。

——改革开放促发展。一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三去一降一补”目标任务,抓好去产能工作,稳妥淘汰落后产能;抓好房地产去库存工作,把房地产去库存周期控制在合理区间;加强金融风险监管,健全完善金融监控机制,降低企业杠杆率;抓好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落实,降低企业交易、税费、社会保险费等成本;抓好“五网”、民生保障与脱贫攻坚等工作,不断补齐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短板。二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文化教育卫生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体制等方面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继续做好“放管服”工作,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稳步推进权责清单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督。三是继续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开放型经济,积极融入“一线两园”战略,拓展对外开放空间,进一步加强边境稳定,确保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90万美元,增长15%。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招商队伍管理,加大对投资环境监督检查力度,营造“容商亲商”的环境,确保实际引进市外到位资金超过百亿元,增长12%以上。

——补齐短板惠民生。突出重点,补齐民生发展短板,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一是加快教育全面发展,继续推进“全面改薄”计划,深入实施名校、名师、名校长工程,确保到2018年末小学六年巩固(保留)率达99.6%,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8%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2%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以上,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明显提高。二是提升群众健康水平。继续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确保全年参合率达到99.7%。继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快推进县中医医院(二期)、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建设。深化学科带头人培养、管理、使用和激励机制,探索医疗人才备案制,使“引得进”和“留得住”有机结合。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持续抓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确保覆盖率达总人口的40%以上。三是推动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鼓励支持“油纸伞”“土陶”等传统文化产业改造提升。扎实有效开展农村广播电视覆盖工作,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服务到户的新型广播电视覆盖服务体系,到2018年末,有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9.5%以上。四是稳岗增岗。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全民创业,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和就业服务,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开发就业岗位4400个,新增城镇就业36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4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五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继续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着力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扎实抓好保障房建设,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六是搞好市场物价稳定。确保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以内。七是推动城乡居民增收。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八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促进民族团结和睦。强化社会治安管理,增加巡逻频次,震慑预犯罪人员,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牢固树立“红线”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社会稳定。

各位代表,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使命要有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开拓创新、奋勇争先、真抓实干,为谱写龙陵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附件:龙陵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计划指标表

附件

龙陵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计划指标表

指 标 名 称

2016年

实际

2017年预计

2018年预期目标

备注

计划

全年预计

增长率(%)

增长率(%)



一、生产总值

68.69

78.9

78.9

12

11



第一产业

19.51

21.8

21.8

6

6


第二产业

27.98

33.7

33.7

15.5

15


工业增加值

20.98

25.4

25.4

15

15


第三产业

21.2

23.4

23.4

12

8


人均生产总值

23919

27340

27340

11

10



二、固定资产投资

84.25

109.5

113.8

35

25



三、财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37

5.85

5.85

8.9

10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5.52

27.2

29.17

14.3

8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4.82

16.6

16.66

12.4

12



五、外贸进出口总额

323

600

600

85.8

15



六、金融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97.75

112.41

103.69

6.1

15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47.8

54.97

55.52

16.2

15



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776

26154

26154

10

9



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841

9902

9902

12

11



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1.4

103以内

103以内

103以内



十、城镇登记失业率

3.8

4以内

3.8

4以内



十一、引进市外到位资金

74.17

85

92.14

24

12



十二、万元GDP能耗下降

2.94

2.2

2.4

2



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 2018年1月14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