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65-2-/2022-1206003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教育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教育机构 | 发布日期 | 2022-12-06 |
文号 | 浏览量 |
长箐村位于腊勐乡东南部,辖16个村民小组,全村2402人,与白泥塘村、大龙村、沙子坡村接壤。腊碧公路贯穿东西,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长箐小学创建于1956年,原校址坐落于长箐大寨子三、四、五社之间的宗堂内,开始为单人独校,1965年发展为完小。辖分小四个:创建于1958年的李家寨小学;创建于1978年的杨柳树小学,于1986年合并到李家寨小学;创建于1964年的里丛小学于1988年合并到称杆完小;创建于1978年的马鹿塘小学,1980年合并到称杆完小。1984年,由于教学的需要,第二次开办马鹿塘小学,1989年再次撤并到称杆完小。
1976年地震后,由于校舍被严重损坏,长箐大寨子完小开始实施教学班的分流:大寨子留下两个教学班,其他分流到老茶场3个教学班,老村公所1个教学班连场两个教学班。以上教学班(除连场外),于1977年合并到长箐大寨子完小,连场教学点继续教学。1978年长箐完小由长箐大寨子搬迁到称杆(现在的村公所地址)继续办学。原长箐大寨子完小变为称杆完小的一个分小,留下两个班继续教,1980年因翻修称杆完小,教学班再次分流到老寨子、老茶厂、老村公所进学;1981年9月校舍返修完毕,以上教学班和连场教学点再次合并到称杆完小(大寨子仍留两个班继续教学,2001年9月撤并到称杆完小)。2006年3月实施校点收缩,李家寨分小被撤消,至此,长箐村实现了全村一所完小集中办学的发展目标。
2005年,称杆老学校已成了名副其实的危房,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长箐小学于2005年初进行了整校搬迁规划,2005年1月新校区破土动工,2005年4月主体教学楼施工,2006年1月竣工并通过上级验收,总建筑面积835.8平方米,总投资86万元,共设教室9个,教师办公室2个,德育室1个,实验室、保管室、图书室、远教室各一个,于2006年3月投入使用。2006年5月10日,中国画研究院龙瑞院长、山东省潍坊铭昶书画艺术有限公司经理刘峰女士等专家学者一行向长箐小学集体捐资20万元,村级筹资2600元,款项用于改善教学条件,新建师生宿舍楼两栋(总建筑面积490平方米,设师生宿舍22间)、伙房、厕所、学校大门、篮球场等附属工程,于2007年1月竣工并通过验收,2007年3月投入使用。长箐小学也因画家学者们的爱心捐赠而更名为“长箐中国画希望小学”,并聘请龙瑞先生、刘峰女士为长箐中国画希望小学名誉校长。2008年,我校争取到“卫生新校园”项目,积极利用项目款5.9万元,乡、中心学校、长箐小学自筹4万多元,于2008年7月前完成了我校校区的地面硬化、绿化美化工程,建起了学生食堂、宿舍,于2008年9月实行寄宿制,解决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并修建了沼气池、卫生圈、养起了鸡猪,用上了绿色清洁能源,吃上了放心肉,极大地改善了教学、生活条件。
新校区占地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25.8平方米,固定资产近200万元。学校共有教学班8个,学前班1个,在校学生263人,教师14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12人。如今的长箐中国画希望小学已初具规模,布局合理、设施基本完备、环境优美、人文和谐。
近年来,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以身立教,德育先行,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文明、和谐、自强、创新”的校风;“严谨、敬业、开拓、爱生”的教风;“尊师、乐学、善问、创多思”的学风;学校办学目标明确,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先后获得了“绿化美化甲级校园”、“文明学校”、“教学优秀单位”、“县级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在今后的办学中,学校将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精细化管理,加强教育教研,在严格管理中争创一流学校。